此外,白皮书指出,未来3~5年是我国5G商用和应用规模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发展攻坚期,应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合产业各方力量,不断完善网络供给能力,加强技术标准持续演进,增强技术产业供给与需求匹配能力,推动个人和行业应用创新发展,构建共生共长、完备稳健的融合生态系统。
具体而言,增强网络支撑能力,夯实高质量发展数字底座。持续提升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加快城区室内和流量密集区域网络深度覆盖,利用中、低频段结合拓展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覆盖广度。逐步构建多频段协同发展的5G网络体系:持续深化5G网络共建共享,推动5G异网漫游试点与推广。推动重点行业5G虚拟专网网络规模的制定:根据行业自身需求,构建适用于行业部署和规模化推广的5G虚拟专网网络架构。
技术标准持续演进,拓宽应用创新可能边界。5G标准发展进入新阶段:数据业务层面,5G-A将增强宽带能力和效率。行业应用需求层面,5G-A将提升面向垂直行业的精细化设计。技术创新演进:在5G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无线网络更加灵活、智能化。加强跨行业融合标准体系建设:推进重点行业5G融合应用标准研究制定。明确标准化重点方向,加快实现协议互通、标准互认。
增强产品供给能力,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推动面向行业的5G增强技术研发:提高uRLLC、低功耗、高精度定位等5G技术对行业支撑能力。形成5G增强技术的设备产品及解决方案/能力。降低终端模组等关键设备成本。构建5G与行业融合的技术产品体系:推动各行业构建可规模推广的5G应用、网络、终端融合产品体系。促进5G与行业装备和系统的深度融合。加快构建5G虚拟专网产品服务体系:打造5G与现有网络多样化、定制化的整体融合方案,为行业提供5G融合专网级运维服务能力。
激发个人应用创新,带动信息消费快速增长。推动新型终端技术创新推广,如新终端加快普及等。推动数字内容生态变革,加强新型数字内容创作和运营工具开发,推动技术赋能新型内容生产、分发、消费等环节,推进新型内容制作便捷化、优质化、智能化。此外还需培育高品质数字消费新场景。
推动行业应用赋能,助力传统产业数字转型。坚持分类施策原则,待培育行业如金融、水利等积极探索刚性需求,潜力行业如文旅、物流等挖掘应用赋能价值,先导行业如工业、矿山等,加速成熟应用规模落地进程。此外,还需重点探索加强5G赋能行业的业务深度以及加强企业合作推广力度。
相关阅读 >>
5G之后 中国又要在6g网络占据优势了:专利申请占比近50%
中国电信柯瑞文:网络建设、技术、运营、应用四方面积极推进5G发展
河南省:今年计划新开通4.18万个5G基站 实现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5G》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