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化协同体系的建立离不开系统思维和标准化的保障。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认证中心副主任杨檬表示,从双化融合的角度来看,标准化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可以简化标准化对象的类型和数量;二是建立统一机制,包括推动双化协同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数据接驳问题;三是利用标准遴选双化协同的标杆示范;四是利用标准协调上下游产业链,让整个双化协同更加畅通。
杨檬同时也指出,目前我国双化协同标准缺口依然比较大。“在对包括钢铁、建材、电子、通信等各个重点领域的调查中,现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绿色低碳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大概3000余项。这3000余项中大概只有1%涉及到数字化。”
“随着双化协同的不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标准化需求。”杨檬建议多考虑在双化协同过程中寻找典型的应用场景,通过其典型特征实现标准化。
双化协同将成为国际市场重要竞争领域
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应如何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教授级高工姜维表示,绿色化需要数字化赋能,而数字化通过绿色化进程可以实现迭代。
姜维认为,在生产领域,数字化进程可以推动工业领域商业模式的变革,使生产的规模更加大规模化、更加定制化,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实现更高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以钢铁行业为例,一个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智能制造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效率的提高,可以使中国的高人工成本面临产业要转移的风险大大降低。”姜维表示,钢铁行业是有支撑力的行业,在产品创新、生产技术创新、产业模式创新、制造系统集成方面都离不开数字化。“这些方面有所突破,一定能够支撑绿色化,为下游提供更好更廉价更绿色的钢铁产品。”
而在数字科技领域,蚂蚁集团计算智能首席架构师张科表示,目前业界绿色计算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绿色硬件、绿色计算机群和绿色的应用。“例如绿色硬件,现在芯片级别已开始做绿色能耗,就是芯片在不同负载的时候会自动调整功耗,这是非常重要的方向。”
阿里云能耗云科创总监肖镭表示,在赋能其他企业减碳方面,阿里巴巴集团提出了“范围3+”的减碳概念。“算碳、减碳到消碳,这三套体系,再结合我们服务企业的本身特质,最后能真正做到节能降碳。”
“双化协同将成为国际市场、国际舞台重要的竞争领域和砝码。”汝鹏表示。他提醒,随着数字化发展,与数字技术相关的伦理、风险可能会在更广泛区域体现,例如隐私、数据泄露等等。“一方面要加强监管,另一方面可能需要用技术去解决技术带来的问题。”(完)
相关阅读 >>
苹果 iphone se 3 被改装成诺基亚 1020 手机造型
苹果 apple watch pro 将支持一系列极限运动风格表带和独家表盘
ifixit 拆解苹果 ipad 10:找到该设备不支持 apple pencil 2 的原因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