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创业者发现,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如果要把实验室的“生果子”,变成市场需要的“熟果子”,有个难以逾越的“深谷”——中试。许多中小企业有创新成果,但往往缺资金、缺设备,迟迟不能完成中试,成果等不及走向市场就“胎死腹中”。
“通过中试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未经过中试的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的成功率则只有30%。”深耕科技企业一线多年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关村硬创空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程静认为,中试服务平台是推动技术和工艺成果商业化的重要渠道,是创新成果向生产领域转移的重要抓手,更是鉴定和评价科技成果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建立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中试平台,打造科技服务业的新业态,做科技成果转化的“摆渡人”。
程静带领的中关村硬创空间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建立了“中关村智造大街”。“中关村智造大街”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专业的中试服务和检测认证服务为支撑,创建“中关村中试实验室”和“中关村检测认证实验室”,实现“技术—中试—转化—认证—市场”一站式服务。
“我们不仅要围绕核心产业,在科技园区植入专业化中试平台,更要在全国科技园区中形成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程静表示,“靶向成果转化痛点,我们可以在全国各地园区围绕核心产业建设一站式‘中试测试实验室’,建立‘技术研究+二次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生命周期创新生态链,并推动中试成果先行先试,从而促进创新主体联动,实现科技研发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 “中关村智造大街”以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一站式中试和检验检测服务,联动200多家国家级实验室、3000多家全国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众多专业领域人才,打通相关行业资质认证、标准制定类资源,为中小企业、科研院所等机构提供中试、检测、认证、标准研发等一系列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大大缩短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周期。
相关阅读 >>
25mm f/0.95 超大光圈:七工匠预热“萤火”系列镜头
自动驾驶创企vay将于2022年在德国汉堡推出商业化的远程驾驶服务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