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架构上,该项目借助省、州、县互联互通的网络传输系统,建起了涵盖林火监测、应急处置、森林防火等多种业务为一体的管理平台;在前端,项目在重点保护区域、森林火灾易发频发区域建设了前端监控194套、远程应急广播45套,形成了广覆盖、全天候、高精度、智慧化的林火监测系统。
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每个前端监控探头都配备了可见光、热成像两种传感器,每15-30分钟对监控区域巡航监测一周。探头的有效监控范围在5-10公里,在此范围内的任何起火点都逃不脱它的“慧眼”。系统还具备自动定位功能,定位误差不超过50米,大大提高了防护人员现场查处的效率。
据记者了解,大理部署的智慧林业管护平台以视频监控为主,融合了空中无人机、卫星、地面监控、人工巡护多种手段为一体,形成了“空、天、地、人”立体化的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体系。体系中还引入了林业大数据分析,实现了森林生态保护的分级监控、统一管理,解决了森林监督、护林员管理、应急保障三大难题。其中“林火自动探测系统”被国家林业局科技司评价为“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森林消防重在防范,但是遇到火灾时也必须能快速有效应对。在大理智慧林业管护系统中,大理移动的应急通信保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节点。2023年2月21日,在“守护苍洱・2023”森林草原火灾应急处置联合实战演练中,大理移动应急通信保障队伍行动迅速,快速勘察、确定视频直播点位,规划设计5G通信方案,部署、开通应急5G基站,在正式演练前一天完成了全部通信保障工作。正式实战演练当天,大理移动基于2.6Ghz频段开通了5G直播,借助网络的上下行高速率、低时延优势及边缘计算、切片等新技术,顺利将现场拍摄的高清视频实时回传,直播画面做到了超高清、无延时、无卡顿。
乡村全面数字化治理样板
2020年10月,云南省楚雄市正式被列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市。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楚雄数字乡村的建设进展如何?记者近日走访了位于楚雄市郊区的东瓜镇庄甸社区蔡家湾村。
在车辆进村的时候,楚雄移动的技术人员向记者指出了村口安装的5G AI智能摄像头。据他介绍,这些摄像头能够识别人脸、车牌,可以统计一定时间内的人、车流量情况,并对踩踏草坪、乱丢垃圾、不规范停车等动作进行AI智能分析,自动播报语音、灯光进行提示。
在蔡家湾村的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点,记者看到当有人靠近时,一旁安装的5G AI智能摄像头会配合云广播,向来人发处垃圾分类的语音提醒。蔡家湾村居民张宏艳表示,村里使用了“5G+数字庄甸大数据平台”之后,大家一开始不习惯垃圾分类、停车入位等管理规范,但是广播里一次又一次的提醒还是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主动遵守规定,村里的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也越来越好。
据楚雄移动工作人员介绍,村民提到的“5G+数字庄甸大数据平台”是中国移动打造的“5G+数字乡村”云平台,功能上可以分为综合治理、积分银行、视频墙三个模块。其中综合治理模块可以接收村民发来的车辆乱停乱放、垃圾乱扔等信息,积分银行会根据每位村民所做的志愿活动、随手拍、事件上报等进行积分,村民可以用这些积分兑换洗衣粉、洗洁精、食用油等日用品。视频墙会接入村里安装的22台中国移动5G AI智能云监控和3套云广播等智能设备,村小组长可以根据监控视频发现的问题制定应对办法,通过手机APP、定点话筒等手段发布实时广播、循环广播、文本转语音播放等,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把视野放大到整个楚雄市,像蔡家湾村这样的变化比比皆是,中国移动的5G+数字乡村云平台正在当地数字化农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服务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农业生产方面,平台可以全天候采集、传输、分析楚雄城乡的气候、水文、土壤等数据,支撑农业生产的科学决策。在数字治理方面,平台融入了千里眼综合安防、云广播、数字管家等信息系统,楚雄市先后上线22个主题、1400多个事项,安装联网摄像头6.7万个,为乡村治安防控提供完善的数字化保障。在数字服务方面,平台联通各级政府与群众,群众一部手机就可以办结99%的政务服务事项,超过70项可在乡镇即时办结,同时也为乡村特产、旅游以及电子营销提供支持。
在这春风和煦、万物萌发的三月,云南美丽的山村、湖泊、森林和乡镇,到处都张扬着无穷无尽的勃勃生机。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支持下,从各级政府到每一位居民,都在积极地探索如何把乡村建设得更加安全、便利、宜居,把产业经济建设得更加健康、发达,这是中国数字化乡村建设最根本的前进动力。全国各地一次次的成功探索,让这股动力越来越强劲,驱动中国城乡加速迈向数字化新时代。
相关阅读 >>
美国司法部对苹果的反垄断调查不断升级,涉及 app store 和 ios
新型光电探测器能模仿光合作用,在“超长”距离实现光到电流的转换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