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搭建协同创新桥梁 2023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开幕


当前第2页 返回上一页

开幕式上,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发布了《促进全球6G国际合作发展倡议》,倡导创建共研共建共享平台,聚力全球智慧,推动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机制落实落地,探索全球开放合作新范式,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投入支持,设立6G国际合作项目。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讲座教授、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Gerhard P. Fettweis重点提到了“能源墙”问题,在6G时代,关于能源问题的可持续性尤其值得重点考虑。NTT DOCOMO研发创新部首席技术架构师、Beyond 5G推进联盟白皮书小组委员会主席Takehiro Nakamura表示,相信中日两国会在很多方面有深入合作,包括更高效的传感技术、通过毫米波技术推动6G的落地等等。欧洲ETP Networld Europe指导委员会主席Rui L. Aguiar表示,其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一些相关的实验性的研究,以达到与垂直行业很好的耦合和共同的发展。韩国科学和通信技术部未来通信和无线电项目经理Sungho Choi介绍了韩国网络2030计划,面向未来数字精密化时代,该计划希望构建一个下一代网络系统,搭建最佳的技术以及基于软件的网络创新举措并加强供应链。

紫金山实验室副主任、东南大学教授、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秘书长尤肖虎在主题演讲中系统介绍了中国6G的近期研发活动及紫金山实验室的关键技术进展。他表示,紫金山实验室是中国B5G/6G无线通信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在2020年发布了第一份6G白皮书,提出的“全频谱、全球覆盖、全应用、强安全”的6G愿景,在全球学术界和产业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由紫金山实验室及其合作伙伴提出的5G原有三大场景的进一步增强以及通感一体、天地一体应用新场景的导入,使得从5G到6G的平滑演进成为可能。尤肖虎还在演讲中介绍了紫金山实验室正在致力于网络数字孪生、超低时延时空2D信道编码、光纤太赫兹无缝集成系统架构等关键技术研究,以及6G综合实验环境研发进展。

大会同期发布了12份6G白皮书,包括6G总体白皮书,以及6G通感一体化网络架构、6G时代量子信息技术、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智简6G、6G网络AI概念、6G网络原生AI技术需求、6G数据服务概念与需求等多个专题白皮书。其中6G总体白皮书提出,在向6G演进的趋势中,信息通信技术进一步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系统控制技术融合,呈现数据、运营、信息、通信融合特征,是强连接、强算力、强智能、强安全的融合移动信息网络。该白皮书从系统视角对6G潜在技术与方案进行分类与集成分析,给出技术体系建议。

本次大会国内外专家参与非常踊跃,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刘韵洁,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建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等多位院士专家与会演讲。来自英国、德国、芬兰、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近30位国际专家参加会议,约占参会专家人数的1/3。前两届大会由于在疫情期间,主要以线上参会为主,而本次会议包括国际电信联盟(ITU)电信标准局局长尾上诚藏、新加坡工程院院士Tony Q.S.Quek、日本东北大学教授安达文幸、IEEE 通信学会副主席张伟等多位国际重量级专家都来到了现场,重启面对面的交流。

正如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副秘书长富军所说,在现在这个全球6G重要的发展窗口期,我们需要坚持追求全球统一的6G创新体系。全球6G技术大会正是一个由各国的顶级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共建的平台,希望在这个平台上,聚焦共同关注话题,达成技术共识,共享合作成果。

返回前面的内容

相关阅读 >>

三星启动6G试验:最早2028年实现商业化

北京数字经济将全产业链开放:超前布局6G、未来网络

诺基亚ceo:6G将在2030年到来,但你可能不会通过手机接入它

中国移动:6G技术、标准、产业、生态需整体推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6G研发不应该只注重提升网速

中信科移动孙韶辉:加大技术攻关 为6G标准化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苹果 iphone 15 pro 机型确认升级到 8gb 内存,但标准版和 plus 仍是 6Gb

四款iphone 14细节齐曝光:标配6G内存、mini没了

中国电信研究院陈鹏:6G时代一定是全频谱融合

全球6G技术大会前瞻 | 两会上的6G之声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6G》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