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市,中建科技组合模块建筑(CMC)全球研发总部的施工现场,不见“支模板、绑钢筋”的场景。原来,机电、管线、幕墙等在工厂提前预制生产,一个个模块单元像“搭积木”一样吊装。“现场施工量减少至原来的20%,工期可减少一半,建筑垃圾排放降了70%,整体造价却不增加。”中建科技副总经理樊则森介绍。
施工更绿色,后期运行同样节能。樊则森说,项目一方面采用被动式技术,通过全遮阳、空气间层隔热等手段降低建筑冷热需求,减少用能负荷;另一方面应用高性能能源系统,将屋顶光伏发电储存并柔性使用,1200平方米光伏板全年发电22万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50%。
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过100亿平方米,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90%左右。北方地区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超过18亿平方米,惠及超过2400万户居民。
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发展,离不开上游绿色建材的推广应用。安徽蚌埠市,我国最大的铜铟镓硒发电玻璃产线有序运转,玻璃基板上均匀涂布3微米厚的铜铟镓硒薄膜,在弱光条件下也有较好的发电性能。“这条产线每年能生产300兆瓦的发电玻璃,可以安装在200万平方米幕墙屋顶上,发出的电可供10万户家庭使用一年。”凯盛光伏常务副总经理王昌华介绍。
推广高强钢筋、高性能混凝土、结构保温一体化墙板等产品,鼓励发展性能优良的预制构件和部品部件……绿色建材正在各类建筑中得到更广泛应用。据测算,2022年绿色建材产品营业收入近17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
打造新场景新模式
开拓工业厂房、能源工程等新领域,提高产业链协作水平和管理效能
随着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建筑业增势有所放缓。这一背景下,不少建筑业企业积极打造新场景、新模式,寻求新突破。
——开拓新场景,注入市场活力。
铝模拼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在深圳南山智造红花岭基地城市更新项目工地,几十台大型施工机械忙碌作业,不久前,一栋近百米高的大型厂房完成首栋封顶,实现“工业上楼”。
“厂房采用‘环形坡道+高架道路’设计,结构进行了高承重优化,装卸货可直通各楼层,将有效解决‘设备不易上楼’‘高层厂房货运效率低’等问题,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中建二局项目负责人王刚介绍,今年以来,“工业上楼”等创新类项目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针对城市更新需求,中建一局构建一体化投资建设运营模式,推进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等项目;抓住能源转型机遇,中建五局承建光伏发电、锂电池正极材料等项目……今年以来,中国建筑在高科技工业厂房、教育设施等公共建筑领域,以及铁路、水利、能源工程等领域新签合同额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工业厂房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57.3%,能源工程领域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44.8%。
——开发新模式,提升管理效能。
点开“精采云”平台,水泥、粉煤灰、建筑钢材等建材一应俱全。输入型号、数量、进场时间等信息,便能快速匹配供应商。“以支撑架料为例,建造一栋建筑少则几百吨、多则上万吨,对于有几百个项目的建筑单位来说,要在短时间统筹很困难。”中建四局物流发展公司模架事业部总经理祝育川介绍,企业搭建数字化平台后,架料周转效率提升近3倍。不仅如此,该企业还配建了智慧仓储基地,实现机械设施、物资数据等的智慧化管理,月均吞吐量从2021年的0.5万吨增长至现在的1.5万吨。
“建筑行业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当前,业主、设计、施工、材料设备供应商、分包单位、运维各方协同性较差,缺乏统一的数据接口,导致产业链数据割裂,没有形成良性的协同机制。”景万认为,建筑业产业链上的相关方应共同构建行业生态系统,共享信息、深化合作、提升效率。
——拓展新区域,布局全球市场。
总占地面积约50.5万平方米,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有序推进;全线长约170公里,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先通段通车,预计将直接惠及8000万人口……这些年,我国建筑业企业加快“走出去”,2022年全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549.9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32.9%。
一些企业表示,近年来,国际工程行业竞争态势加剧,项目施工成本增加。要主动开展绿色、数字、创新等领域合作,持续优化专业服务,强化供应链韧性,提升竞争力。
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建筑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更加稳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初步形成、建筑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建筑业迫切需要提升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式发展新路。”景万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5日 18 版)
相关阅读 >>
一个英雄联盟版本的热血传奇,一身英雄技能打天下,不妨看一看?
中国驻欧盟使团及英国、加拿大、新西兰使馆就网络安全问题发表谈话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