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新闻资讯

两辆广州智造超高清5G转播车预计在今年10月落地广州

23 0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超高清视频产业被列为广东10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广东是全国首个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试验区。记者从近日在广州市白云区民科园广东图盛超高清创新中心总部召开的“2022超高清技术最新发展及国造解决方案分享会”上了解到,该中心正在建造的两辆广州智造的超高清5G转播车预计在今年10月落地广州。据悉,这两辆车分别为4K转播车和8K转播车,均按照OBS奥运会B级转播车16讯道规模设计,用以支持扩展更多的讯道数,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它们是国内首台套的4K和8K超高清广播级转播车,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

替代家用宽带需要几步,用5G还有点不实际
新闻资讯

替代家用宽带需要几步,用5G还有点不实际

29 0

(魏德龄/文)几年前,一些公司一方面为了开源节流,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小区垄断宽带的祸害,进行了采用CPE设备替代有线宽带的尝试,但最终因为流量限制、资费等问题而搁浅。几年之后的5G时代,当更快的理论峰值速率降临,以及所谓的超低时延,一台5G CPE能否让我们轻松向家里的有线宽带说拜拜呢?考虑到钱的问题,甚至是钱也解决不了的问题,目前来看还颇为不实际。首先要确保部署地点的5G网络足够好,尽管5G网络实现了广覆盖,但深度覆盖还才刚刚开始,并且重点在于如地铁、火车站、热门商圈这样的地区,而对于居民区而言,如果目前

新闻资讯

5G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 助力中国制造弯道超车

27 0

(易欢)5G与工业的融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这个问题放在几年前还是行业反复谈论的重点,而如今5G与工业结合的案例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自动驾驶、智慧城市、智能大数据应用等都与5G技术发展有着重要联系。未来,随着我国工业进一步转型升级,5G将会在工业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5G与工业互联成效显著智能制造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而5G+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的关键支撑,能够助力智能制造向更深层次发展,同时智能制造也为5G+工业互联网开辟了广阔市场。“5G+工业互联网产生的大数据,能够为智能制造赋能。未来在5G+

紫光展锐董事长吴胜武:5G芯片迈向新征程
新闻资讯

紫光展锐董事长吴胜武:5G芯片迈向新征程

25 0

8月11日,紫光展锐董事长吴胜武应邀出席2022世界5G大会,发表了题为《5G芯片迈向新征程》的演讲,并与现场国内外信息通信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合作伙伴等进行了充分交流。吴胜武董事长在介绍紫光展锐当前的5G布局及未来规划的同时,分享了紫光集团“志高行远,创造价值”的价值观,强调紫光展锐希望与生态伙伴进行更广泛的合作,以先进的5G技术赋能千行百业。5G开启再一次的产业变革 将深入生产的核心环节在演讲中吴胜武董事长提出,5G开启了再一次产业变革。4G的诞生开创了移动互联网的辉煌十年,5G则为产业互联网的腾飞

新闻资讯

一财社论:推进5G应用要更亲民

35 0

从2019年6月国家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陆续发放5G商用牌照到今天,已经三年多。经过三年多的发展,我国5G网络基站数量已达185.4万个,终端用户超过4.5亿户,均占全球60%以上,全国运营商5G投资超过4000亿元。所有新型技术的推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推进,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其产生相应的社会经济效益。我国5G已进入规模化应用关键期,积极推进5G商用良性循环是迫切任务。正如10日开幕的“2022世界5G大会”上相关人士表述的那样,在5G应用方面,我国要实现从“样本间”向“商品房

新闻资讯

2022世界5G大会主论坛举行 共商5G创新发展共绘5G美好未来

20 0

本文转自:中国网中国网哈尔滨8月11日讯(记者 吴佳潼)8月10日,2022世界5G大会主论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论坛主题为“筑5G生态 促共创共利”。与会嘉宾围绕主题,深度解读全球5G与数字新技术融合发展及5G深度赋能行业的潜能趋势,共商5G创新发展,共绘5G美好未来。荣获2022年5G十大应用案例项目代表领奖。组委会供图论坛发布了2022年5G十大应用案例,分别为:千兆虚拟专网助力江南造船5G全连接工厂应用落地、福建宁德时代5G+智慧工厂、晋能控股三元煤矿全国首个5G-DMN(地下移动通信网络)商

“2022世界5G大会”上的热词――6G
新闻资讯

“2022世界5G大会”上的热词――6G

41 0

(马秋月/文)在今年的“2022世界5G大会”上,6G也是绝对的热词。因为随着5G网络建设的不断提速,并进入大规模部署和应用阶段,6G逐渐登上舞台,被讨论的次数越来越多。毕竟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发展,5G终将无法会无法完全满足无线通信不断增长的需求,目前对于6G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不过全球6G竞赛已悄悄拉开大幕。6G供应链市场遭遇国际国内标准化小圈子的风险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当前研究6G和十年前研究5G相比形势更严峻,供应链市场遭遇国际国内标准化小圈子的风险,面临对中国的排斥和封堵。“我们还是要坚持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