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

测试光追性能更直观了!Basemark推出跨平台软件GPUScore
新闻资讯

测试光追性能更直观了!Basemark推出跨平台软件GPUScore

37 0

光追显卡推出多时,但市面上没有比较好用的跨平台基准测试软件,消费者也无法直观的比较各个显卡的光追性能。Basemark公司所推出的这款GPUScore基准测试软件,包含了三款不同的测试套件,今天首先推出的套件为Relic of Life,剩余两款套件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出。Basemark公司与ARM、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联发科、NVIDIA、高通和三星等公司进行了深度合作,可确保GPUScore基准测试软件能够有着较高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Zen4架构锐龙7000将首次集成核显GPU
新闻资讯

Zen4架构锐龙7000将首次集成核显GPU

29 0

相比酷睿, AMD 的锐龙处理器桌面版一直没有集成核显,只有锐龙 APU 才有核显,这是 AMD 处理器的一个优势,但某方面也是个缺点,今年的 5nm Zen4 架构锐龙 7000 上会改变,桌面版锐龙也要集成核显 GPU 了。        现在还无法确定锐龙 7000 处理器的核显 GPU 最终是否只有这一款,不过总体来看 Zen4 这一代就算桌面版给了核显,其性能也很一般, AMD 做到亮机就行,毕竟锐龙 7000 定位不低,玩家基本上都要搭配高性能独显的,没必要在核显上下功夫。

锐龙7000系列将集成GPU:不再局限于APU
新闻资讯

锐龙7000系列将集成GPU:不再局限于APU

28 0

随着市面上关于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的消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重磅消息也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据悉,即将推出的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 允许GPU集成4个RDNA 2计算单元 ,作为参考,锐龙6000系列处理器最多有12个RDNA 2计算单元。此外爆料大神还表示,AMD Raphael系列对GPU的性能要求并不高,其推出目的更多的是让用户作为基础图形处理工具使用,说直白点就是亮机用的,但后续并不排除AMD有升级计划。

三星痛失英伟达GPU和高通AP大单
新闻资讯

三星痛失英伟达GPU和高通AP大单

27 0

集微网消息,据韩国媒体昨天 (2月23日) 报导,有消息人士透露GPU龙头英伟达今年9月即将发布采用5纳米制程的 RTX 40系列,确定将与台积电合作。而在此前,英伟达RTX 30 系列主要采用三星8nm制程技术生产。此外,据TheElec报道,消息人士称,高通还将其4nm AP处理器Snapdragon 8 Gen 1的部分代工订单交给了台积电,而此前高通仅将代工订单交给了三星电子。据该消息人士指出,高通之所以决定更依赖台积电,而不是三星电子,是因为后者的先进工艺节点面临产量问题。三星电子的代工半导体部

英特尔披露基于ARC GPU的Project Endgame低延迟云计算平台
新闻资讯

英特尔披露基于ARC GPU的Project Endgame低延迟云计算平台

31 0

出于对自家 ARC GPU 产品线的信心, 英特尔正在规划基于 ARC 独显架构的 Project Endgame 云计算平台,以期通过互联网提供各种图形密集型服务。 在近日的投资者报告中,这家芯片巨头揭示其正在“按计划”发布加速计算系统和图形事业部门(AXG)的相关产品。据悉,Project Endgame 允许用户通过这项服务来访问 Intel ARC GPU,以获得始终可访问的低延迟计算体验。如果一切顺利,其有望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基于两行简短的官方描述,我们尚不清楚 英特尔 具体在酝酿什么,但从命

微软:CPU与GPU优化助力Microsoft Teams能效提升50%
新闻资讯

微软:CPU与GPU优化助力Microsoft Teams能效提升50%

346 0

微软刚刚宣布,与一年半前的 2020 年 6 月相比,Microsoft Teams 服务的能效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公司首席集团项目主管 Robert Aichner 在一篇博客文章中提到:在智能通信和会话云(IC3)业务上,他们通过 CPU / GPU 方面的优化,使之获得了高达 50% 的能效改进。评估之前,团队先是构建了一个合适的框架,以对群组视频通话、屏幕分享等不同场景展开测试。微软表示,此举不仅有助于节能减排,还可让广大 Windows 用户在低端硬件上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 对于企业来说,相

Exynos 2200 CPU性能提升仅5% GPU也让人失望
新闻资讯

Exynos 2200 CPU性能提升仅5% GPU也让人失望

29 0

当然,随着移动 SoC 制程工艺和架构设计方面遇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大家早就不对 CPU 性能的“巨大提升”抱有太高的期望。如果一切顺利,AMD 的专业知识,有望在 三星 的芯片制造过程中提供极大的助力。遗憾的是,我们最终没能迎来一个 Happy Ending 。@TechAltar 认为,官方未披露的移动设备能效 / 发热指标,是 Exynos 2200 SoC 表现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在负载过高的情况下,芯片因过热而被迫节流,而后事情就变得更加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