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工具“上新”,浙大发布两款超导量子芯片


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11217205502409646481.html,侵删。

洪恒飞 吴瑶瑶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12月17日,浙江大学发布“莫干1号”和“天目1号”两款超导量子芯片学术成果。其中,采用全连通架构的“莫干1号”,包含32个超导量子比特,是目前全连通架构超导量子芯片中比特数目最多的,适用于多体物理的量子模拟和量子态的精确调控。

“莫干1号”超导量子芯片实物。洪恒飞摄

据了解,评价超导量子芯片一般有量子比特数量、退相干时间(即量子比特寿命)和操控精度三个维度。一款实用性强的超导量子芯片,必须三者都达到一定指标,才能快速而精准地实现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中,最基础的单元是量子比特,可以看成一种人造的可操控原子。“当粒子数目增多时,对应的状态呈现指数爆炸,经典计算机无法模拟,而量子计算机则可以突破这个局限。”该成果研究团队成员、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量子计算创新工坊青年PI郭秋江说。

“天目1号”超导量子芯片实物。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供图

研究团队骨干成员王震研究员介绍,面向通用量子计算的“天目1号”芯片,采用了较易扩展的近邻连通架构,平均退相干时间为50微秒,处于世界前列。相比于“莫干1号”,它具备更高的编程灵活度,可以运行多种量子算法,未来可以应用于机器学习、量子化学等各个方面。

令人期待的是,该研究团队近期在提高相干时间方面已经取得进一步突破。

此外,该团队应用“莫干1号”芯片系统性地研究了量子多体物理中Stark多体局域化这一学界关注的话题,从系统对初态的记忆、量子纠缠的空间尺度等多个角度对Stark多体局域化进行了全方位的刻画与表征,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物理学权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编辑:刘义阳

审核:王小龙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阅读 >>

阿里出局私募中标:紫光重组落定,芯片巨头走向何处

谷歌pixel 6系列弃用骁龙芯片改自研!高通发声

美国芯片法案或迫使台积电等厂商调整战略

刘亚东:造芯片不光靠顶级人才,还要有产业工人大军

注册资本3亿 联想成立芯片公司:经营范围含集成电路设计

真的“炸场”了!苹果m1 max芯片gpu性能超越ps5

打造m1同款芯片!intel下一代cpu将用上台积电5nm工艺

比亚迪、nvidia官宣联手:全球性能最高车规芯片将上车比亚迪

基带芯片第一股翱捷科技上市就破发,开盘1秒暴跌20%

全球芯片巨头普遍提价 分析师警告:电子产品也将涨价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芯片》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