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开服的前两个月里,应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国服既不能收费也无法注册新账号;随后的版本里,玩家又很快发现游戏内亡灵长出了肉,尸体被换成了坟包,骷髅图标也都被“和谐”成了盒子;更重要的是在代理更替前后,因为各种原因,《魔兽世界》资料片审核进展缓慢,让玩家们体验了长达1年的畸形前夕版本“末日回响”,直到重新开服的整整一年零一个月后,才迎来了已被戏称为“忘了开”的WLK(巫妖王之怒)。

然而,玩家们即将在2023年面对的境况,从各方面来看都只会比2009年更为悲观。
和九城网易代理之争时只有一部《魔兽世界》相比,如今由7款暴雪游戏组成的国服全家桶,没有太多绕开沉舟侧畔的条件,可能会找上门的问题只会更多。
上次的代理更替事件中,暴雪是在协议到期的一年之前就已经和网易进行了接触,公布消息时已经找好了下家。这次需要接管的游戏从一个《魔兽世界》变成了暴雪全家桶,但在已经官宣分手后,暴雪却仍未公布任何关于后续代理商的消息。能一口气吃下这7个游戏的“接盘者”到底是谁,自然引发了舆论的各种担忧和猜测。

腾讯、字节跳动和米哈游等公司,都成为了网友们的猜测对象
此外,国内的游戏业大环境相较于14年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的《魔兽世界》如日正中天,游戏行业也正处蓬勃发展的快速扩张期。《魔兽世界》的营收份额甚至占到了前代理商九城的90%,谁都不会拒绝这样一棵摇钱树的垂青。
到了暴雪又一次分手时,国内的互联网大厂们却不再像以前那样来者不拒了。面对充满了未知的环境,他们也开始有了更多自己的顾虑。
按照《国务院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游戏管理的通知》的规定,“经新闻出版总署前置审批或进口审批的网络游戏,变更运营单位的,须重新办理前置审批或进口审批手续,自运营单位变更之日起至重新获得批准期间,网络游戏应停止一切运营服务。”
也就是说,对于试图“接盘”暴雪全家桶的国内厂商来说,它们需要重新承担版号审批相关的责任和风险。
巧合的是,就在今天晚上,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新一批过审游戏版号,共70款游戏全都属于“国产网络游戏”。而距离上一次发放进口游戏版号,至今已经过去了507天。
对于《魔兽世界》来说,自2016年的“军团再临”后,它其实就没再拿到过新资料片的版号,而是走在灰色地带上以测试模式在运营后续资料片。这才有了这么多年都没变过的登录界面,让7.0的恶魔扎昆一直兢兢业业地占了好几年岗。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暴雪也不再是当年的暴雪了。
即使不提暴雪是如何从玩家口中的“暴雪出品,必属精品”,到如今口碑平平的星光黯淡,只看暴雪今天的公告,也能看出它的处境大不如前。
在一段为了提醒读者他们的“前瞻性表述”和未来实际情况会有出入的叙述里,他们自己就列出了很多使暴雪前景扑朔迷离的因素。包括悬而未决的微软收购案对其业务和计划上的影响,收购案进展缓慢对人员去留的影响,还有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持续影响等等。
尽管在动视暴雪今年的三季度财报里,他们提到在中国代理发行的一系列游戏,约占动视暴雪2021年净收入3%的份额,看上去暴雪游戏在国内的营收于他们来说无足轻重。
可如果排除掉动视和King等组成部分,只单独计算暴雪的营收,那这个比例将来到14%左右,并不像他们那套算法里这般可有可无。仅在短期内,他们就很可能将失去这部分来自国内市场的营收长达 15 个月。

而对于网易来说,虽然在他们今天公布的三季度财报里,也提到了其带来的“净收入和净利润贡献百分比均为较低的个位数”。但当今天的新闻爆出时,其股价还是应声大跌近15%。
更何况暴雪游戏对于网易而言,也还意味着经营多年的渠道和品牌,并不是简单用经济和数字就能说清的。
这次分手对于网易和暴雪双方来说,毫无疑问都是一场亏本的买卖。而夹在其中最受伤的,到头来也一定会是无辜的玩家。
按照网易目前给出的公告,《魔兽世界》《炉石传说》和《守望先锋》“归来”的新内容更新都将照常上线,账号里的战网点和虚拟货币也都能正常使用;已充值但未使用的虚拟货币和游戏时间,会在停止运营之后安排退款;各游戏的所有账号数据和角色资料也都将被封存。

虽然事发突然,但这次网易与暴雪的分道扬镳,无论从处理方式还是善后计划来看,仍然保持了双方最后的体面。假若忽略国服暴雪游戏悬而未决的命运,《魔兽世界》玩家甚至还能调侃一番世事巧合:当怀旧服来到了“巫妖王之怒”,就连当年更换代理的经历也被完美怀旧了。
只不过时过境迁,从九城时代到网易时代,玩家们等待了三个多月。而所有暴雪玩家的第二次流浪,没有人知道它会有多久、有多远。
相关阅读 >>
苹果官方已关闭 ios 16.1 和 ios 16.1.1 验证通道,无法降级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