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ame:li cid=3
2. name:ly cid=3
这两条数据都符合update匹配条件,但是第1条数据不需要修改,只是更改了第2条数据的name值,最终返回值依旧为2
delete对应方法返回值为删除的数据条数
而KeyProperty、useGeneratedKeys这两个属性是用来设置user对象中的id值(id为自增主键)的。
User user = new User(); user.setAgeType(1); user.setCityId(1); addUser(user); System.out.println(user.id);
如上,我们并没有设置user对象的id值,但是却能输出正确的id。
当然,使用 selectKey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补充知识:Mybatis Update操作 返回值修改为受影响条数
到底 update 返回值代表什么呢?我们来验证一下便知道了,假设有如下一张表以及两条数据:
我们来编写一个简单的单元测试用例来验证下,首先使用 mybatis 简单的写个 mapper 进行更新操作,其中 xml 中的内容为:
数据库连接配置为:
接来下,我们来编写一个简单的单元测试来验证下: update 的返回值是不是受影响的记录的条数 ,对应的单元测试代码如下:
由单元测试代码可以得知,我们将要把数据库中两条记录的 phone 字段的值由 12345678 修改为 66666666 ,正常情况下, resultCode 将会返回 2 。因为 update 操作影响到数据库中这 2 条记录,这和我们期望 2 是相符合的。那么一切正常的情况下,这次单元测试将会通过,那么我们运行看看结果:
单元测试通过了,再查看数据库中的记录:
这说明 mybatis 的 update 更新操作返回值的确是返回受影响的行数……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知道,当数据库中的记录被修改之后,再次执行重复的 update 操作将不会影响到新的行数,为了验证我说的话,我们试试:
那么,按照这个逻辑:我们再次执行这个单元测试应该是, resultCode 返回的应该是 0 ,和我们的期望的数字 2 不一致,将会导致测试不通过。再次运行单元测试:
居然还是 passed ,看到这里聪明的你已经看出来了, 默认情况下,mybatis 的 update 操作返回值是记录的 matched 的条数,并不是影响的记录条数。 严格意义上来将,这并不是 mybatis 的返回值,mybatis 仅仅只是返回的数据库连接驱动(通常是 JDBC )的返回值,也就是说,如果驱动告知更新 2 条记录受影响,那么我们将得到 mybatis 的返回值就会是 2 和 mybatis 本身是没有关系的。 道理我都懂,如果我们非得要 mybatis 的 update 操作明确的返回受影响的记录条数,有没有什么办法呢? 当然是有的。 通过对 JDBC URL 显式的指定 useAffectedRows 选项,我们将可以得到受影响的记录的条数:
我们对我们的数据库连接配置稍做修改,添加 useAffectedRows 字段:
此时,mybatis 的 update 操作返回的应该是受影响的条数了,我们再次运行单元测试试试看:
update 操作返回的是受影响的记录条数,我们知道为 0 和我们预期的 2 不一致,自然而然单元测试不通过。
以上这篇解决Mybatis中mapper.xml文件update,delete及insert返回值问题就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