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
这个SQL语句与例1中的SQL语句唯一不同的就是“ROWS”被替换成了“RANGE”。“ROWS” 是按照行数进行范围定位的,而“RANGE”则是按照值范围进行定位的,这两个不同的定位方式 主要用来处理并列排序的情况。比如 Lily、Swing、Bill这三个人的工资都是2000元,如果按照 “ROWS”进行范围定位,则计算从第一条到当前行的累积和,而如果 如果按照 “RANGE”进行 范围定位,则仍然计算从第一条到当前行的累积和,不过由于等于2000元的工资有三个人,所 以计算的累积和为从第一条到2000元工资的人员结,所以对 Lily、Swing、Bill这三个人进行开 窗函数聚合计算的时候得到的都是7000( “ 1000+2000+2000+2000 ”)。
下边这的估计不常用:
例子程序三:
SELECT FName, FSalary, SUM(FSalary) OVER(ORDER BY FSalary ROWS BETWEEN 2 PRECEDING AND 2 FOLLOWING) 前二后二和 FROM T_Person;
这里的开窗函数“SUM(FSalary) OVER(ORDER BY FSalary ROWS BETWEEN 2 PRECEDING AND 2 FOLLOWING)”表示按照FSalary进行排序,然后计算从当前行前两行(2 PRECEDING)到当前行后两行(2 FOLLOWING)的工资和,注意对于第一条和第二条而言它们 的“前两行”是不存在或者不完整的,因此计算的时候也是要按照前两行是不存在或者不完整进 行计算,同样对于最后两行数据而言它们的“后两行”也不存在或者不完整的,同样要进行类似 的处理。
例子程序四:
SELECT FName, FSalary, SUM(FSalary) OVER(ORDER BY FSalary ROWS BETWEEN 1 FOLLOWING AND 3 FOLLOWING) 后面一到三之和 FROM T_Person;
这里的开窗函数“SUM(FSalary) OVER(ORDER BY FSalary ROWS BETWEEN 1 FOLLOWING AND 3 FOLLOWING)”表示按照FSalary进行排序,然后计算从当前行后一行(1 FOLLOWING)到后三行(3 FOLLOWING)的工资和。注意最后一行没有后续行,其计算结果为 空值NULL而非0。
例子程序五:算工资排名
SELECT FName, FSalary, COUNT(*) OVER(ORDER BY FSalary ROWS BETWEEN UNBOUNDED PRECEDING AND CURRENT ROW) FROM T_Person;
这里的开窗函数“COUNT(*) OVER(ORDER BY FSalary RANGE BETWEEN UNBOUNDED PRECEDING AND CURRENT ROW)”表示按照FSalary进行排序,然后计算从第一行 (UNBOUNDED PRECEDING)到当前行(CURRENT ROW)的人员的个数,这个可以看作是计算 人员的工资水平排名。
不再用ROWNUM 了 省事了。这个over简写就会出错。
例子程序6:结合max求到目前行的最大值
SELECT FName, FSalary,FAge, MAX(FSalary) OVER(ORDER BY FAge) 此行之前最大值 FROM T_Person;
这里的开窗函数“MAX(FSalary) OVER(ORDER BY FAge)”是“MAX(FSalary) OVER(ORDER BY FAge RANGE BETWEEN UNBOUNDED PRECEDING AND CURRENT ROW)” 的简化写法,它表示按照FSalary进行排序,然后计算从第一行(UNBOUNDED PRECEDING) 到当前行(CURRENT ROW)的人员的最大工资值。
例子程序6:over(partition by XX order by XX) partition by和order by 结合
员工信息+同龄人最高工资,按工资排序
SELECT FName, FSalary,FAge, MAX(FSalary) OVER(PARTITION BY FAge order by fsalary) 同龄人最高工资 FROM T_Person;
PARTITION BY子句和ORDER BY 可以 共 同 使用,从 而 可以 实现 更 加复 杂 的 功能
==================================================================================
高级开窗函数/ 排名的实现ROW_NUMBER();rank() ,dense_rank()
除了可以在开窗函数中使用COUNT()、SUM()、MIN()、MAX()、AVG()等这些聚合函数,
还可以在开窗函数中使用一些高级的函数,有些函数同时被DB2和Oracle同时支持,比如
RANK()、DENSE_RANK()、ROW_NUMBER(),而有些函数只被Oracle支持,比如
RATIO_TO_REPORT()、NTILE()、LEAD()、LAG()、FIRST_VALUE()、LAST_VALUE()。
下面对这几个函数进行详细介绍。
RANK()和DENSE_RANK()函数都可以用于计算一行的排名,不过对于并列排名的处理方式
不同;ROW_NUMBER()函数计算一行在结果集中的行号,同样可以将其当成排名函数。这三个
函数的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举例如下:工资从高到低排名:
SELECT FName, FSalary,FAge, RANK() OVER(ORDER BY fsalary desc) f_RANK, DENSE_RANK() OVER(ORDER BY fsalary desc) f_DENSE_RANK, ROW_NUMBER() OVER(ORDER BY fsalary desc) f_ROW_NUMBER FROM T_Person;
rank(),dense_rank()语法:
RANK() dense_rank() 【语法】RANK ( ) OVER ( [query_partition_clause] order_by_clause ) dense_RANK ( ) OVER ( [query_partition_clause] order_by_clause ) 【功能】聚合函数RANK 和 dense_rank 主要的功能是计算一组数值中的排序值。 【参数】dense_rank与rank()用法相当, 【区别】dence_rank在并列关系是,相关等级不会跳过。rank则跳过 rank()是跳跃排序,有两个第二名时接下来就是第四名(同样是在各个分组内) dense_rank()l是连续排序,有两个第二名时仍然跟着第三名。
row_number() 函数语法:
ROW_NUMBER() 【语法】ROW_NUMBER() OVER (PARTITION BY COL1 ORDER BY COL2) 【功能】表示根据COL1分组,在分组内部根据 COL2排序,而这个值就表示每组内部排序后的顺序编号(组内连续的唯一的) row_number() 返回的主要是“行”的信息,并没有排名 【参数】 【说明】Oracle分析函数 主要功能:用于取前几名,或者最后几名等
===================================================================
排序函数实际场景使用:计算排行榜,排名
微信活动,每天参与,有得分,活动结束后选出排名靠前的发奖。
每参与一次,就是一个订单,表结构:
比如要查询期号issue为20170410期的排行榜,按得分倒叙排序,得分一样按订单创建先后,算排行,sql需要这么写:
select ROWNUM rank, t.* from (select * from t_zhcw_order where issue = '20170410' order by integral desc, create_date asc) t
使用了开窗函数后就可以简化:
select t.*, row_number() over(order by t.integral desc, t.create_date asc) 排名 from t_zhcw_order t where issue = '20170410'
如果想只要排名范围,可以在外边再包一层,这也是高效分页的一种方式:
select tt.* from ( select t.id, t.integral, t.cell, t.create_date, row_number() over(order by t.integral desc, t.create_date asc) rankNum from t_zhcw_order t where t.issue = 20170331 )tt where tt.rankNum<=50
到此这篇关于Oracle数据库中SQL开窗函数的使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Oracle SQL开窗函数内容请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