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谷歌的搜索栏中输入警告标语“Drop & Run”,我们能够找到下面两条结果。第一条是这根棒子的本尊——封存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钴-60棒状样本,上面刻着一模一样的文字。

最下边的“7-1-63(1963年)”是钴棒的生产日期
第二条是原贴照片的真正出处——某个供用户上传3D打印模型的网站。有好事者制作了那根钴棒样本的模型,还拍了好几张“卖家秀”。原贴作者从中随便挑了一张照片,P上了白色斑点。
将这根模型棒子塞进裤袋,你15分钟后只会觉得裤子有点沉。

就算不从新闻学的角度进行查证,那张图片本身没有任何模糊,数不胜数的白色斑点更是假得出奇。
智能手机或数码相机等摄像设备,通过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实现成像。这时一旦有强劲的电离辐射轰入镜头和设备中的传感器,被赶出来的电子产生了多余的电信号,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一闪而过的噪点。
和可见光不同,钴-60释放的伽马射线无法被镜片捕获和反射,会对整个传感器造成冲击。真实情况下,辐射噪点理应遍布整张照片、整个画面,不会只环绕在辐射源头的周边。
3
在这样的钓鱼贴子里,没有哪个作者真的如评论所说,“身在辐中不知辐”,拿自己的性命当儿戏。他们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即便他们展示了真实的、足以引起盖革计数器报警的辐射源,短时间暴露在这样的辐射下,也根本要不了他们的命。
前面说过,这些钓鱼内容的影响力遍及世界各地,自然也包括俄罗斯。放到别的地方,网友们发现贴子的本质后顶多骂两句;可是在狠人辈出的俄罗斯,总会有天不怕地不怕的毛子,为了一个经不起推敲的段子,亲自投入实践。
在俄罗斯的Pikabu论坛,就有这么一位狠人,网名“斯奈特”(Snater)。11月5日,他特地上传了一部视频,作为对Pony钓鱼视频的正式回复。

据斯奈特在贴子里的回复,他负责管理一台地球物理探测器,这台机器能够通过释放伽马射线,探测岩石和煤层的深度与厚度。伽马射线的源头是一小块铯-137,斯奈特在视频中所做的事情就是拆解机器,拆出里面的铯-137,再把它放在手机镜头跟前。

这块铯-137会产生0.2mSv/h的辐射,只是把它放在手里几分钟的时间并无大碍。虽然其辐射水平比Pony的那块铀矿石高出不少,但斯奈特的视频画面几乎没有肉眼可见的噪点。如果斯奈特没有说谎和造假,他的视频便是最硬核且最有说服力的反证。
然而仅是辟谣无法彻底解决人们共有的疑惑。现在我们知道,电离辐射的确会导致摄像设备的画面产生噪点。可是,在多大剂量的辐射下才会出现噪点?更进一步,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噪点,把人人都在用的智能手机,当成侦测辐射强度的仪器使用?
这两个问题都没那么容易回答。鉴于不同摄像设备的传感器灵敏度差异巨大(换个牌子的手机就有可能得到不一样的结果),我们很难找到一个确定会令画面开始产生噪点的精确数值。电离辐射也分为三六九等,各自具有不同的能量和穿透力,测量的准确率亦会受此影响。

不同类型的辐射具有不同程度的穿透力
比方说α粒子,造成的危害并不亚于其他辐射,但穿透力较弱,会被设备的外壳、镜头,乃至人类的皮肤遮盖,在人体外部一般不构成危险,也难以让设备里的感光器件产生噪点,只能使用盖革计数器等专业设备进行检测。

烟雾报警器常用的镅-241会释放α粒子
医疗领域常用的X射线,以及穿透力极强的伽马射线,就很容易产生噪点,因为摄像设备广泛使用的CCD和CMOS传感器,对这两种射线相对敏感。

110µSv/h的X射线便能让CCD摄像头产生噪点
图源Youtube@bionerd23
4
画面噪点显然不是量化辐射的理想手段。不过,正是CMOS传感器对放射性射线敏感的特性,使得用手机检测辐射成为可能。
2011年前后,市面上出现了数款号称可以通过CMOS传感器检测辐射的手机App,如苹果平台的WikiSensor、安卓和苹果均可使用的RadioactivityCounter和GammaPix等。使用这些App时,需要在摄像头上粘贴不透明的黑色胶带,从而遮蔽可见光的干扰,只让需要检测的射线进入传感器。

WikiSensor使用界面
这些App所得数据的精确程度和专业设备完全没法比,但科学界的大量研究都愿意为它们站台。
2021年6月登载于《自然》(Nature)期刊网站的一篇报告就这样写道:使用智能手机摄像头内置的传感器检测辐射“具有其适用性”,足以在辐射达到危险水平之前检测到辐射的存在。

报告中的研究特地使用了一部旧的iPhone 6s,安装了RadioactivityCounter,采用铯-137的伽马射线发射器做对照实验。
根据实验记录,在高于100µSv/h的辐射剂量下,App数据的误差率只有1.44%;而在约1.25µSv/h的低剂量下,误差率上升到了79.16%。考虑到不同CMOS传感器的灵敏度有别,安设有更先进传感器的新手机更为灵敏,干扰也会更大。

虽然智能手机在低水平的辐射环境下容易犯错,但是当你真的碰上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的时候,它们绝对能够派上用场。
随着核能的应用、辐射在医学和工业领域的普及,人们接触到电离辐射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和盖革计数器等专业设备相比,拥有CMOS摄像头的智能手机更加普及且价格低廉,手机本身也自带数据处理能力和电池续航能力,操作简单易于访问,因此拥有成为便携辐射监测设备的潜质。
想必假以时日,任何普通人都能够拥有监测和量化辐射的能力。当然,我们都希望自己这辈子用不上这些知识和辐射检测App,但到了那时,网络上估计也会少一些误导性质的钓鱼贴。
相关阅读 >>
分析机构:经济低迷导致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下降11% 三星重回第一
全球首款lcd屏+天玑8100-max手机!一加ace竞速版上架预约
tcl华星:印度华星首批产品顺利出货三星,为三星手机产品提供屏幕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手机》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