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2020年我国智能手机用户超过9亿人;另据有关行业统计,2019年,我国移动电源产量也接近9亿个。市场庞大、需求旺盛,蓬勃的景象下却是充电宝良莠不齐的现状。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频频曝光充电宝抽检不合格信息,这一现象亟待重视。
针对此,早在2015年,国内首个移动电源国家强制标准《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已正式实施。2019年,移动电源国标实施,市场监管总局连续3年对这类产品开展国家监督抽查。202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子电器行业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22〕31号)》发布,首次将电子电器产品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纳入到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
一方面,要严把充电宝质量安全关,最重要的是遵循相关规范标准,从源头对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对其产品进行强制检测,逐渐肃清充电宝市场进入门槛较低、生产厂家众多、贴牌加工为主、配件价廉质次等乱象。另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对那些以次充好、假冒名牌的厂商和产品,严管重罚,涵养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风气。此外,监管部门还需与时俱进,根据新技术的产生,制定和完善有针对性的执行标准,确保监管永远在路上。
当然,消费者也要理性消费,尽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正规品牌充电宝,远离“三无产品”,以免因小失大。
相关阅读 >>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