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再破纪录,智能投影仪是虚火还是风口?


当前第2页 返回上一页

有鉴于此,在差异化方面,大多数品牌都选择避极米锋芒,不在技术、设计上硬碰硬,反倒从销售渠道、营销方式和特色功能上下功夫。

坚果是最依赖线上电商渠道的品牌之一,和李佳琦直播间的深度绑定为其提供了不少流量红利。今年双十一期间,坚果再次登上李佳琦直播间,并提供了零元购、晒单送坚果视频会员半年卡等活动。而低至2899元的坚果G9S预购价,同样诚意十足。

除了直播引流,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坚果也投放了大量资源进行营销。坚果G9,还有和OPPO联名的坚果P3S等产品都打上了高颜值标签,刻意迎合小红书用户对产品外观的追求。

继承小米基因、背靠光峰科技的峰米,则在性价比、智能生态链等环节做文章。

光峰科技的ALPD技术成功压缩了激光光源研发成本并突破了RGB三色光技术瓶颈,为峰米减轻了成本压力。而光峰科技同时还拥有激光电视等智能家居产品,也和峰米的智能投影仪全面打通,提供比幕布更优质的观影效果。

虽然极米的王座暂时还很稳,但面对身后一众对手的努力追赶,也并非高枕无忧。更何况,用户的需求在变,竞品也在涌现。厂商们你追我赶的同时,还得想办法讨好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

智能投影仪的未来:左手新技术,右手新场景

高端产品性价比低、维修价格过高、容易损坏,是消费者对智能投影仪的主要不满。 

以维修保养成本为例。据媒体统计,售价在2000-3000元之间的中端投影仪,主板故障单次维修价格约为400元,如果是DMD芯片等核心零部件出现问题,维修价格还要翻倍。主流厂商提供的2年整机保修确实不算短,可惜针对个别零部件的保修细则过于复杂,且使用寿命往往未能达到厂商宣传时限。

用户对中高端产品的性价比感到不满,直接让原本节节败退的LCD投影产品重拾涨势,高端 DLP产品则遇到增长瓶颈。

洛图科技的数据指出,今年三季度LCD投影产品线上销量占比接近70%,同比大涨逾20%,DLP产品占比则滑落至约30%。在该季度天猫热销榜中,也出现了不少售价在240元-1500元区间的入门级产品,让极米、坚果等感受到了压力。

与此同时,智能投影仪的另一个主要竞品――超大屏电视,同样蓄势待发。

在今年双十一期间,多家超大屏电视厂商打起了价格战。创维的MAX86英寸声控巨幕游戏电视活动价低至8999元,原价可是高达43999元。长虹、康佳、Redmi等品牌也奉陪到底,纷纷开出令消费者咋舌的超高折扣。

120Hz刷新率,NFC投屏设计,逐台校色和远场语音等也一应俱全,超大屏电视的智能化体验和观影效果绝对秒杀智能投影仪。如果连价格这个唯一的局限都被打破,智能超大屏电视很可能要革智能投影仪的命,后者必须提高警惕。

在不算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智能投影仪行业遇到过许多技术难关,有一些大山直到现在仍未完全翻越。正因如此,技术革新永远是智能投影仪行业的主旋律。想消除用户的质疑、不满,也唯有在技术上下苦功。

正如前文所说,光源、芯片等技术突破空间有限,提升交互效果――即让智能投影仪变得更加智能,成为各大厂商的攻坚方向。

要提高交互效果,少不了死磕AI技术。科大讯飞等具备AI基因的企业,就不断强化家用智能投影设备的AI标签,改善语音交互、语音快速转写等功能。

极米在2018年和百度联合成立AI无屏实验室,加码AI技术研发。在去年推出的极米H3S,将AI技术视作重要卖点。该产品提供包括AI画质增强等功能,并能根据光线明暗自动切换视觉模式,确实显著提高了投影仪的智能水平。

除此之外,峰米今年5月推出的V10投影仪内置了AI芯片,坚果从2018年的R1就开始押宝的AI降噪技术和智慧墙系列产品的AI前置摄像头技术,都为改善用户交互体验作出了不少贡献。

在努力提升技术的同时,智能投影仪行业对新使用场景的探索也没有停止。

首先被盯上的,是汽车场景。随着智能驾驶等概念的普及、软件服务的进步以及车载音效系统的全面升级,汽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成为一个全新的“第三空间”,能满足更多用户的社交、娱乐需求。

早在2020年,奥迪就申请了一项全新的车内投影技术专利,可以根据需求调整显示区域面积,并从投影面的背面进行投影。极米也第一时间意识到这条新赛道的潜力,和多家车企展开合作。

比如小鹏P5就搭载了极米研发的车内专属投影仪,搭配8扬声器音响和特制的车载专用幕布,提供不输其他室内空间的沉浸观影效果。西部证券在研报中预测,假设到2025年智能汽车车载投影设备渗透率达到30%,那就是接近百亿的市场规模,潜力之大可见一斑。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赛道,是企业办公场景。科大讯飞的AI投影仪,就瞄准B端市场,提供会议文件云端储存、会议记录协同编辑和一键分享等功能。不过讯飞AP10W和AP10等B端产品的售价,也高达5000-15000元不等,目标客户相对有限,想向大众推广还需要解决成本、售价等问题。

不过总的来说,从客厅到户外,从汽车到会议室,智能投影仪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其潜力已毋庸置疑。

相信许多人都还记得,苹果、三星甚至诺基亚等手机厂商都动过微投影手机的心思。

然而,2010年代手机的微投影技术并不完善,全球微投影手机年出货量不超过5万。加上研发难度大、耗时长、回报周期难以预测,各大厂商浅尝辄止,逐渐搁浅了这项计划。随着智能投影仪行业的崛起,手机厂商和投影仪厂商也成为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共同深耕智能家居、影音系统等赛道。

从这个角度讲,智能投影仪行业的崛起是历史必然,毕竟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但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市场环境的演变,企业也必须跟上潮流,不断革新自己的技术和发展战略。

如今,极米、坚果等品牌的研发实力都较创始初期有明显提升,相信假以时日将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服务。不过随之而来的,便是更加激烈的竞争。

良性竞争能促进行业进步,只希望智能投影仪行业能遵循这个商业规律。

返回前面的内容

相关阅读 >>

苹果要低头了?欧盟临时协议确认:所有智能手机要用usb-c

紫光展锐首颗ai+8k超高清智能显示芯片平台m6780

研制新装置实现智能化操控

蔚来4月交付智能电动汽车5074台 同比减少2000多台

arm推出新智能手机游戏芯片技术 提升游戏质量、延长电池续航

全球连线|无人机产业助力打造智能生活

全球智能手机月销量跌破1亿部

大力推动上下游产业发展 宝安举办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展示会

加快智能科技产业聚集发展 中新天津生态城出台若干措施

智能汽车价值重心后移 车企花式探索服务模式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智能》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