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做到可信、可用?专家热议:把责任归结到个人


本文摘自每日看点快看,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1211124817071456566.html,侵删。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2月11日电 人工智能治理的理想状态,是人工智能技术能做到可知、可信、可控、可用。而在现实中,人工智能技术手段虽然非常强大,但是离完美、完善仍有相当的距离。从技术角度和技术应用角度,人工智能的发展如何做到扬长避短?

近日,在2022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上,专家围绕该话题进行了讨论。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认为,现阶段很多技术还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如果过早地说这个不能用、那个不能用,可能会抑制技术本身的发展。但反过来,如果什么都不管,也不行。

“因此,现在更多还是从道德层面多进行引导。同时,做技术的人,也要尽量把一些可能的风险、抑制工具,即约束风险的工具,尽快想明白。自己也做,同时号召大家做,两者结合。”他说。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国强教授、首席研究员聂再清认为,我们要保证能够创新,但同时不能让创新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责任归结到个人。

阅读剩余部分

相关阅读 >>

江苏制造!人工智能动车组亮相成都大运会

超过50%的消费者选择智能电视最看重“是否有开关机广告”

建设加速中!国家人工智能与生态环保产业园项目预计明年7月完工

人民日报两会特刊发言席栏目关注刘庆峰代表:利用人工智能提升百姓幸福感

裕大华智能纺纱技术再获国家级大奖

联想天津工厂落成 未来年产300万电脑及智能设备

理所当然的新奇迹,stm32u5满足嵌入式智能系统极致需求

数字转型激发智能制造新动能

5g双卡双通不再是ppt口号,高通持续为智能手机开辟“新车道”

小度+中国邮政首家智能体验店开业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人工智能》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