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新技术正日益融入并深刻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正如本届峰会期间发布的《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指出,数字技术创新仍是全球战略重点,是实现创新驱动生产力发展的先导性、关键性力量。
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成为中国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国正不断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激活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院长夏学平说。
有火热的前沿技术,也有冷静的行业思考。在乌镇古朴娴雅的氛围里,思想火花如烟绽放。
为更好推动长三角数字一体化,数字长三角共建联盟在会议期间正式组建,长三角10地承诺合力构建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数字产业联动互补、数字场景共建共享、数字智治高效协同的“数字长三角”发展新格局。
如何处理好网络发展与安全问题?怎样让人工智能既带来“红利”又不会“漏洞百出”?如何缩小数字鸿沟……一个个分论坛上,行业大咖为推动互联网发展治理建言献策。
在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看来,进入数字文明时代,网络安全的概念已难以涵盖数字化带来的各种安全新挑战,亟须升级为数字安全。作为科技公司要承担新的历史使命。
针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指出,要构建一个合理规范的数字伦理规则,“我们不能制约技术的发展,那就通过制定一套伦理规则来自我约束”。
对于缩小数字鸿沟,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主席龚克给出建议:“我们的教育不单培养数字技术专门人才,更要提高各类人才数字化知识和能力。”
以开放合作推动互利共赢。如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已走入第9个年头,“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成为大会永久主题。开放合作的倡议,彰显了中国对全球互联网发展的态度和贡献。
在广袤的非洲大陆,30多个国家正在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敦煌研究院用技术点亮艺术瑰宝,向世界展示美轮美奂的石窟宝库;“能联全球”平台注册用户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有力推进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会议期间发布的12项“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讲述了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的生动故事。
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统计显示,全球仍有近30亿人没有接入互联网,其中大多数来自发展中国家。弥合数字鸿沟已成为全球共同的紧迫任务,数字化发达国家和地区应承担起更多责任。
网络安全更需全球携手共治。“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各国应践行互相支持、互相信任、互惠互利的理念,摒弃零和博弈和‘赢者通吃’的思维模式,以《联合国宪章》基本原则为基础,构建一个全面的互联网治理框架。”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指出。
古韵新镇,未来已来。这张数字之网,连接起现在与未来,正续写更多命运与共的新网事。
(新华社杭州11月11日电)
新华社记者 袁震宇 于佳欣 唐弢
图为观众在博览会上参观机器狗表演。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相关阅读 >>
factorial energy又获奔驰和stellantis投资 推动汽车固态电池研发和商用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