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4G网络,5G网络具有高带宽(eMBB)、海量连接(mMTC)、超高可靠性与超低时延(URLLC)等特性。5G在商用早期主要改善了高带宽表现,因此5G专网也主要体现了这一优势。“不过随着5G技术的不断进步,mMTC、URLLC等能力也逐渐构建起来,5G专网也因此进入了2.0时代,为5G行业应用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陈新宇说。
面对大步而来的5G专网规模商用时代,中兴通讯提出了新一代的5G专网核心网2.0,该方案在数据&语音双擎专网、极致可靠性保障、工业通信底座(ICE)、全系列化产品体系4个方面取得了突出的创新成果。
行业客户往往同时需要数据和语音两种业务,为此中兴通讯5G专网核心网2.0在i5GC上叠加了行业IP多媒体(iIMS),为客户提供复杂环境下的高清语音及视频通话服务。针对一些行业大量使用语音终端的实际情况,中兴通讯还推出了AnyDevice创新解方案,通过在i5GC中内置代理组件,使得任意商用终端都可以无缝接入5G专网,极大扩展了专网的适用场景。
针对企业客户对可靠性的诉求,中兴通讯率先提出了行业专网可靠性的分级标准,并制定了相应的高可靠保障机制。一级可靠要求具备自愈、重生和迁移机制,故障发生时本地能够快速恢复,在线业务可以惯性运行;二级可靠,采用1+1硬件冗余避免单点故障等,UPF+方案下沉轻量化应急控制面,在网络异常时,应急控制面可快速接管业务。
工业应用要求时延、抖动等都具备极高的确定性,中兴通讯5G专网核心网2.0引入了工业通信底座(ICE),为5G+工业互联网提供Ethernet PDU会话、5G LAN、TSN、FRER双发选收等一系列新能力,提供端到端的确定性时延抖动。在工业网络向CT和OT融合的数字化转型驱动下,ICE专网的超低时延、超低抖动和超高可靠的确定性传输机制,及其无需布线、灵活部署以及移动性优势,在智能电力、智能钢铁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2022年10月,中兴通讯联合中国移动、南瑞继保凭借5G 绿色电网方案在荷兰Network X大会上荣获“最具创新专网项目”大奖。。
陈新宇告诉记者,为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部署需求,中兴通讯还开发了从Mini版到全量版的系列化专网核心网产品,包括Mini5GC、标准i5GC、iCube、Common Core等。其中Mini5GC仅1U高度,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免安装、免运维等特点,适合复杂的矿区矿井、业务需要灵活调整的工厂车间、应急救援等场景,目前已在矿山、交通、制造、政务等五大典型领域开展试点应用。标准i5GC可以部署在一台2U通用服务器上,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iCube云网柜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一站式产品,集成了云、网、业、维,可以按需加载i5GC、iIMS、BBU、MEP、OLT、预置典型应用以及第三方APP,还可以灵活下沉至企业园区或移动接入机房。2022年MWC大会期间,中兴通讯iCube 5G专网荣获了GTI Awards“创新移动业务与应用奖”和“卓越奖”。Common Core是一种全功能专网核心网产品,专为大型行业园区提供独立核心网服务。
近年来,中兴通讯5G专网已在国内外市场投入了规模商用,并在重点行业进行了广泛验证和探索。实践证明,中兴通讯5G专网核心网2.0方案能够帮助企业构建具有超高带宽、确定性时延抖动、极致高可靠和极简本地运维等诸多优势的行业专网,是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最佳解决方案。未来随着国民经济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对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会越来越旺盛。可以预见,中兴通讯5G专网核心网在精准服务数字化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迎来越来越宽广的舞台。
相关阅读 >>
838.3亿!中兴通讯前三季度营收出炉:净利大增115.8%
目标产业数字化占比超30%:中国电信以科技创新打造增长新引擎
中国电信柯瑞文:网络建设、技术、运营、应用四方面积极推进5g发展
中国移动李慧镝:5g网络覆盖10亿人口,年底5g基站数将超100万
印尼xl axiata首席技术官i gede darmayusa:预计2027年印尼5g渗透率将达20%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中兴》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