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飞象网,原文链接:http://www.cctime.com/html/2022-12-30/1639675.htm,侵删。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刘典】
12月27日,美国众议院首席行政官Catherine L Szpindor发布备忘录,要求美国众议院所有立法者和工作人员从他们的政府移动设备中删除Tik Tok,也将在晚些时候单独联系有关人员删除家庭移动设备上的Tik Tok。
另据外媒报道,拜登政府再度考虑强制Tik Tok出售美国业务。这不禁让人想起特朗普时期对于Tik Tok的疯狂攻势。似乎一张针对Tik Tok的大网,又正在缓缓张开。
第二次Tik Tok“大围剿”
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Tik Tok在美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繁荣起来,美国政府和企业开始将关注重点放在了Tik Tok身上。2020年7月,特朗普和他的内阁成员在白宫进行了简短的讨论,认定Tik Tok是国家安全威胁,并开始商量对策。当时各部门给特朗普提供了多种应对考虑,特朗普最终决定直接封禁Tik Tok。随后特朗普就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如果45天内Tik Tok没有出售给美国买家,将禁止这款应用程序在美国的下载和更新。
但在2020年大选后,拜登上台后迅速撤销了特朗普的行政命令。取而代之的是交由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对Tik Tok的安全风险进行更广泛的审查。自此这一场Tik Tok风波暂时淡出了公众的视野。拜登上任后虽然执政风格与特朗普全然不同,但对华政策却存在延续性,一直在考虑提高对于Tik Tok的监管措施。
拜登签署《2023财政年度综合拨款法案》,也让联邦政府对Tik Tok的禁令正式生效。(图自拜登推特)
与此同时,Tik Tok的商业竞争对手以及对中国事务关心的国会议员和新闻媒体,也同样在寻找Tik Tok的错漏和线索。
一方面是Tik Tok的数据安全问题。今年夏天,美国网络新闻媒体公司BuzzFeed对Tik Tok内部会议的泄露音频进行了报道,揭示了Tik Tok的行为与其公开声明相反,中国员工仍在频繁访问美国用户的数据。中期选举之后,CNN报道Tik 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解雇了四名员工,原因是他们被曝出来在Tik Tok后台不当访问了两名英国《金融时报》和BuzzFeed记者的Tik Tok用户数据。随后Tik Tok发言人布鲁克奥伯韦特向CNN证实了该消息。《福布斯》还报道称,字节跳动总部的一个团队计划使用Tik Tok追踪特定美国用户的位置。
另一方面是Tik Tok的内容导向担忧。曝出数据泄露后不久,BuzzFeed又报道称字节跳动利用TopBuzz(一款模仿今日头条的美国新闻应用,现已关停)向用户推送亲中国的内容,并对批评北京的报道进行审查,尽管字节跳动予以否认。《福布斯》报道指出,中国官媒账号在Tik Tok上人气高涨,其流量通常来自于宣扬对特定美国政客和美国机构状况的攻击。
鉴于Tik Tok与中国的关系,目前Tik Tok的处境不容乐观,这些报道放大了外界担忧,也激化了Tik Tok 在美国面临日益趋紧的监管环境。一时间,国会立法者和华盛顿政客们“群情激愤”,对Tik Tok的数据安全和内容投放问题充满担忧,并迅速将各种议案提上国会案头。
2022年12月,美国中期选举刚刚结束一个月,重新由共和党掌握的国会便对Tik Tok发动了拜登政府以来最大的攻势,从原来对Tik Tok的审查再度升级为对Tik Tok的实际行动。第二次风波的目标和分歧仍然是关于是否需要迫使字节跳动(中国公司)剥离它的美国业务(Tik Tok)。
目前这场针对Tik Tok的第二次“大围剿”仍在进行中,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可能最快将于2023年在1月份公布审查和建议处理结果。而Tik Tok一直以来与拜登政府的谈判也可能影响这一进程。目前来讲可能的结果包括要求字节跳动从Tik Tok中撤资、重组Tik Tok管理层和资产持有、要求Tik Tok业务出售给美国公司或将其Tik Tok设置为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
卷入华盛顿“纸牌屋”的Tik Tok
中期选举后同样受到争议的还有美国其他科技巨头,包括马斯克的Twitter收购案也闹得沸沸扬扬。但相比之下,华盛顿采取迅速而果断的行动打击了Tik Tok,却在其他科技巨头面前进展甚微。
近年来,美国科技巨头引起争议的也不在少数,比如谷歌和亚马逊的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风波等。但是在华盛顿的“纸牌屋”游戏中,这些美国科技巨头明显是更熟练的棋手和防守者。他们左手捏着硅谷和华尔街,右手握着华盛顿和K街,在美国树大根深,难以轻易撼动。因此Tik Tok成为了不管是科技议题还是国安议题中更加容易受到攻击的对象。
了解、掌握和影响政治是美国本土科技巨头的必修课。政治是他们保护自身的手段,也是攻击对手的工具。美国本土科技公司的游说力量已成为几乎能与以色列游说集团并肩的华盛顿最大游说机器之一。根据透明组织Open Secrets收集的公共记录,Meta是2021年最大的互联网行业游说巨头,支出超过2000万美元。其次是亚马逊,价值1900万美元,然后是谷歌,约1000万美元。加起来大约4900万美元的游说费用,几乎是Tik Tok母公司支出的10倍。
相关阅读 >>
美国加州将要求所有轻型自动驾驶汽车从2030年开始实现零排放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