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TO陈定佳离职,看快手内部整风


当前第2页 返回上一页

当时,算法大神王益对腾讯广告系统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带出了两个小孩,一个是陈定佳,另一个是刘小兵。后来陈定佳成了快手CTO,刘小兵成了字节商业化核心负责人。(这里预告下,关于刘小兵等人如何打造字节这座商业算法帝国,雷峰网近期将另撰文《是谁在让巨量引擎赚钱?》,欢迎添加作者微信Congc_a交流。)

那时候,在腾讯的一众技术大佬中,陈定佳其实并不突出,一位当时接近陈定佳的腾讯员工曾对其评价道,“陈定佳技术能力很一般,在腾讯属于排不上号的。”

相比之下,不少腾讯员工对刘小兵评价颇高,“他看问题很犀利,对局势的敏锐度很高。”

不过,宿华对陈定佳倒是颇为信任。

宿华或许也知道,以陈定佳的资历,可能很难在快手的一众技术大佬中服众,所以也多次刻意栽培,内部赛马让他作为评委,重要的事情都会找其商议,逐渐帮他树立威信。

不论陈定佳是否真的“站队”宿华,程一笑一方的人都不会把他当成自己人。

双核制下的快手,固然有更多的试错空间,但二人间权力的争夺带来的消极作用必然也不能忽视。

而且,程一笑排挤宿华找来的技术人才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之前有项亮,之后有王美红,雷峰网前文都有详述,这里不再展开。

而陈定佳离职,更像是程一笑对宿华残余“势力”的一次清理。

在CTO级别的“大肃清”的同时,快手局部也在经历着“小整风”。

雷峰网获悉,1月初以来,快手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裁员,商业化是本轮优化的重点部门,涵盖基层和管理层不同级别成员。

一位猎头告诉雷峰网,“快手近期确实有不少管理层的人出来看机会,比如M3这样职级的。”

另一位接近快手的人士给出了更明确的答复,商业化部门正在进行重大调整,12名重要部门负责人至少被干掉5个。

据雷峰网得到的当前架构图来看,快手商业化部门共下设12个二级部门,但目前已经有二人同时担当两个部门的负责人,应该已经有2人离职,其空缺被同级暂时代管。

从CTO陈定佳离职,看快手内部整风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调整呢?

雷峰网听到的说法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次裁撤整顿,其实是王剑伟在给自己的人腾位置。”

那些被迫离开的人,或许并不是宿华的人,但起码思想行为上未能和程一笑达成一致,而程一笑需要的是王剑伟这样能贯彻其管理哲学的人。

从CTO陈定佳离职,看快手内部整风

不过,快手的很多员工可并不这么想。

宿华离开以后,快手员工福利不断下降,这固然有宏观环境得影响。但客观而言,程一笑的很多做法很难让快手员工满意,裁员或许在所难免,补偿也不能让员工满意。

近期正在进行的一大波裁员潮已经引起不少人的气愤,很多快手员工都找好了律师做好最坏的准备。

本轮裁撤,商业化作为重点部门,规模尚难估计,但比例不小是一定的,有快手员工在上周透露,“已经被主管通知优化,HR 赔偿谈判估计都轮不过来。”

一些员工只能通过怀念宿华来表达不满,说道,“似乎华哥走了,就变味了。”他还解释道,“宿华在任时,善待员工是快手的一种企业文化。但现在,一切似乎都不一样了。”

三、争取元老,布局新人

陈定佳离职以后,于冰和于越二人将共同分担此前陈作为CTO的职责,并向程一笑汇报。

于冰的背景颇为耐人寻味。

他虽然算是是宿华清华时期师兄,也是在宿华邀请下加盟快手,一手搭建了快手现在最骄傲的音视频技术。

但严格意义上讲,于冰并不算是宿华提拔起来的人。

于冰和宿华相识于2008年,当时,宿华在做一个创业公司,要跟于冰的公司合作。前者做的是广告和算法,后者做的是视频,优势互补,二人自此开始相熟。

不过,于冰加入快手还要等到八年后的2016年秋。

早在2015年,宿华就曾多次游说于冰来快手。但于冰当时正在美国仅次于奈飞的第二大视频网站Hulu任职,看不上快手这个显得有些“土”的短视频平台。

彼时,于冰在音视频技术领域就已经建树良多。

在中国第一批视频网站刚刚成立时,于冰就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为某企业搭建了核心后台系统和直播系统。

此后,于冰先后在Hulu、FreeWheel等跨国公司领导视频和基础架构团队,还曾作为技术合伙人参与组建视频技术公司,是公认的中国音视频技术领域拓荒人之一。

从CTO陈定佳离职,看快手内部整风

相比之下,被外界视为宿华嫡系的严强从实习开始就几乎一直跟在宿华身边,中间仅在阿里待过三年左右。

于冰则不同,虽然是受宿华之邀而来,但更像是一个纯粹的技术leader,在快手体系内始终没有站队,加之于冰能力出众,一直是双方拉拢的重点对象。

“胜利者”程一笑重用于冰也就是成了一件情理之中的事情:

一方面,给于冰递一个人情,让于冰更加尽心尽力地执行工作;另一方面,于冰是快手在云领域的核心技术负责人,陈定佳从快手离职以后,于冰必然要接手这一仍处于“孩童”期且需要长期投入的业务。

比起于冰过往的丰富履历,于越直到近半年才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

据称,于越是程一笑从阿里邀请而来,至今用的仍是化名,其目的可能在于防范阿里的竞业协议,这也是程一笑对他的保护。

公开报道显示,于越最早出现在快手的组织架构是在2020年。当时,于越成为快手2020届经管委成员之一,负责管理研发系——社区科学部、研发线——AI Platform。

巧合的是,也是在2020年前后,算法大佬盖坤从阿里离职加入快手。盖坤在阿里时,级别为P10。依此推断,盖坤加入快手,成为快手副总裁,也算合理。

经雷峰网多方打听,这位化名于越的人的确就是盖坤。

加入快手以后,于越在快手一直负责的是非常边缘的社区科学线业务。直到2022年11月1日,原主站负责人王剑伟调任商业化负责,于越才同时接手主站的重担。

经历此次调整以后,于越的职责和权力进一步扩大,将同时负责社区科学线以及主站、技术两条业务线。

返回前面的内容

相关阅读 >>

安全驾驶的再次进化,意法半导体助推车内体验新升级

英特尔发布 4578 驱动更新

绿色地狱:火堆怎么不灭?

深圳人买家电可申请补贴 每人累计最高补贴2000元

谷歌将向全员额外发放1600美元奖金 外包员工和实习生也有份

叫板chatgpt!韩国电信巨头拟推出人工智能版“韩国微信”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可信ai论坛收官

重庆招高端快递小哥要求会“双语” 快递业打响服务升级战

中芯国际三季度净利润20.77亿元,同比增长22.6%

酷派2022年半年业绩:手机出货20万台 营收1.4亿港元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