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50G PON的兼容性。50G PON更加关注与现有PON兼容的问题,这里面有很多关键技术有待发展。如,下行支持单波50Gb/s,上行支持12.5G、25G和50G三种上行速率,不同速率的ONU以时分方式共存在同一PON口之下。
二是FTTR光纤延伸。FTTR是基于光纤的室内高带宽、高质量、长寿命组网,构建全新室内网络使用和运营体验,拉通端到端算网的最末端。合理协调不同AP间的频域和时域资源,能够达到Wi-Fi性能的优化。
三是边缘计算能力下沉。ONU容器化架构和OLT内置“算力卡”如何有机结合,实时数据采集、汇总、分析,实现业务感知指标可视化呈现,精准掌控网络及业务质量,提升算力能力。
四是智能运维提供业务质量保障。网络末梢往往是运维力量最弱的地方,也是问题最多的地方,包括流量签约、路由器的端口异常、ONT设备问题、ODN线路问题,以及局端设备问题等。因此,基于业务的智能化运维必须自上而下定界定位业务故障,通过感知提升运维,反向触动形成一个闭环,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五是新型数智算力接入网。“带宽不仅要超宽,还要有算力的保障,并能够实现算力的协同。而打造全光的接入网络底座,构建计算与网络深度融合的基础设施,能够提升网络基础承载能力和业务提供能力,为泛在算力资源的高效连接调度,提供高品质、低时延的运力保障。”
中国移动研究院基础网络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晗也公开表示,随着对称速率50G PON标准于2022年底在ITU-T获得通过,标志着5G PON国际标准体系基本建立,50G PON系统除带宽提升外,还需支持低时延和网络切片功能,满足综合业务接入需求。
据悉,中国移动持续推进50G PON技术和产业成熟,除牵头国际和国内标准制定外,在2022年移动合作伙伴大会上牵头联合12家单位发布《NGOAN技术发展》白皮书,系统阐述了50G PON的场景需求、关键技术发展目标和路径。同时为了推进5G PON相关技术的可行性验证,还联合华为、中兴、烽火完成非对称50G PON样机研发和完善,并在业界率先完成50G PON样机现网试验,为产业发展注入信心。
李晗强调,50G PON产业链已取得长足进展,但物理层指标尚无法完全满足要求,呼吁产业界针对核心光电器件及系统关键技术共同攻关,促进技术和产业进一步成熟。
相关阅读 >>
steam三款新史低!过年了!野炊2、如龙新作、贝姐3、肉腿3指日可待!
微信版本升级!oppo find n平板模式来了:支持多设备登陆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