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美国持续不断的制裁,无非也是想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众所周知,美国一直以来掌握着全球科技的霸权,近年来由于中国的科技公司迅猛发展,美国便开始想尽各种办法对中国的科技公司进行打压,从一轮轮更新的“实体清单”再到美国各个高校限制中国留学生参与先进技术的研发,美国试图阻止中国的科技迅速发展。
确实如此,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国家必须大力发展好科技产业,才能在世界发展的浪潮中站稳脚跟。面对中国高科技被“卡脖子”的现状,如何把“卡脖子”的风险变成机会,是中国科技企业亟需思考的命题。
我们看到,为了打破“卡脖子”的困境,不仅企业本身在付出行动,国家层面一再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仅2022年,国家就已出台多个政策鼓励科技创新。
2022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数字政府建设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安全可靠技术和产品应用,切实提高自主可控水平”。8月,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会,提出“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全力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9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中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等重要政策,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更是给信创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针。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发展,国内信创产业已经形成以华为、浪潮等为巨头的市场格局。其中,以华为为例,在制裁背景下,华为成立的战略投资子公司哈勃投资,三年多时间里投资 80 个项目,培育国产供应商,几乎覆盖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今年的新年致辞中曾表示,2022 年是华为从应对制裁的战时状态,逐步转为制裁常态化正常运营的一年。
如今,路透社消息称,美国政府已停止向美国企业发放向华为出口产品的供货许可证,这无疑更加坚定华为国产替代的步伐。对此,华为公司未直接评论相关报道,但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微博中表示,创新技术来之不易,华为将不惧挑战,坚持投入研发,不断攀登向上。当然,华为只是众多科技企业在当下国际环境中的一个缩影,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要想不被别国制约,就必须加速自主创新,争取早日打破枷锁。
相关阅读 >>
晶圆代工产能过剩担忧增加 台积电将不得不重新考虑新产能扩张项目
galaxy z flip 4屏幕面板将于下月出货 预估达到870万
cdf-s xt1助力科学家揭开照亮整个星系的极端宇宙光的神秘起源
喜茶go被下架,字节“穿山甲”、腾讯“优量汇”sdk问题较多;工信部:必须整改!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