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坚持从数据保护到算法规制原则


当前第2页 返回上一页

超级平台深度利用算法技术,往往具备公共性和私主体性的双重特征,其通过大量获取用户数据后实现“数据剥削”,冲破传统企业角色定位,享有类似公权力机关的资源调配和规则制定权并且可以实现对其他商主体的不公平欺压。然而,产生于传统商业模式下的现有法律,从根本上难以有效遏制超级平台算法价格歧视的异化风险。因此,我国需要采取新思路对超级平台的算法价格歧视构建反垄断规制体系:在算法价格歧视的反垄断规制原则上,需要坚持从数据保护到算法规制原则,强化反垄断法与算法的二元共治原则;在算法价格歧视的反垄断规制路径上,需要加强超级平台企业的数据合规建设,对消费者数据赋权以对抗“算法权力”,加强反垄断法与算法的共同治理。我国已有反垄断法律实践可以为国内超级平台企业算法价格歧视问题提供诸多反垄断规制经验,即我国需要紧密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平台型经济发展的阶段,灵活科学地开展反垄断执法;同时需要加强反垄断的经济分析与算法规制,提升反垄断的执法效率。

超级平台企业基于数据与算法资源优势,不免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技术采取所谓的个性化定价方式来攫取不正当利益,而这种行为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趋利性的本能所导致,另一方面还存在新技术对旧有法律秩序的冲击影响,超级平台企业利用算法价格歧视带来相关的异化风险。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治失灵时,反垄断规制作为“看得见的手”就应该及时出现,在不打压超级平台创新技术发展的前提下加强反垄断规制,实现反垄断法与算法的二元共治。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超级平台的算法滥用与价格歧视,真正实现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促进平台型经济公平有序地发展。

返回前面的内容

相关阅读 >>

激浊扬清,给算法技术套上法治“笼头”

大数据算法的多重困境,该如何破解?

人工智能算法“照亮”月球永久阴影区,将助力阿尔忒弥斯计划确定登月点

你的国产特斯拉!除了自动驾驶算法和芯片 都是made in china

国家网信办: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算法影响网络舆论、规避监督管理

算法推荐监管落地 用户可以向平台说“不”了吗

华先胜谈ai未来:系统与算法结合——让ai更具生命力

姚志文:网约车聚合平台算法造成司乘维权困难

科思创与qc ware合作开发用于材料研发的量子算法

中国算法治理升级“2.0”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算法》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