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数西算”8大枢纽节点如何推动数字经济?


当前第2页 返回上一页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3万家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和改造。做大做强数字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咨询服务机构和研究机构,“中国声谷”入园企业超2100家、营业收入超3000亿元。做优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体系,加强对知名大平台和细分领域龙头平台的引进合作,新增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0家。支持中小企业用平台,实现7000家以上企业与云资源深度对接,推广应用数字化软件服务包3万个以上。

启动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安徽省域中心,发展壮大数字音乐、数字出版、视频直播产业基地。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进网络强省、数字广东建设,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推动5G网络实现城乡主要区域基本覆盖,加快金融、交通、能源、电力等领域应用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关键软件、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产业,深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新推动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支持佛山、东莞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城市。

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加快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数字生活智能化。支持广州、深圳数据交易所建设,加强数据资源的整合归集、共享利用,强化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护。

深入推进数字政府2.0建设。加快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丰富省域治理“一网统管”应用体系,深化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和数字机关建设,推动数据资源“一网共享”直达基层。强化“粤系列”平台建设,推出一批行业标志性应用。推进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均衡化发展,完善一体化基础设施和本质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全省数据业务网、算力资源发布共享平台。

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大力发展4K/8K影视、数字出版,打造数字文化引领地。

更好发挥信息化牵引带动作用,加快建设数字四川,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城市社会治理,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智慧社区。

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出台数字四川建设方案,实施国家“东数西算”等重点工程,推进算力调度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发展国家级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加强与重庆协同,推动建设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国家示范区。加快突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有序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成链集群发展。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新增3万家企业上云。

推行数字化电子发票。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建设数字政府,培育数字社会,健全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创建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以全域数字化推动治理模式变革、方式重塑、能力提升。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实施智能制造诊断评估“回头看”专项行动,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引领示范作用,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数字化水平。

壮大数字产业规模,构建“五十百千万”数字产业发展体系,协同发展大数据、先进计算、数字内容、区块链等数字产业,建设数字软件产业园,优化升级礼嘉智慧园,提升“芯屏端核网”全产业链竞争力,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夯实数字底座,推动5G和千兆网协同发展,扩容提质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域名F根镜像节点、国家“星火・链网”区块链超级节点,深化拓展中新国际数据通道应用,积极参与“东数西算”工程,提升中科曙光、华为等计算中心支撑能力,高标准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推进数字化变革。以数字政府建设为牵引,构建多跨协同工作机制,完善高速泛在网络和公共数据资源管理平台、数字重庆云算力平台、数字重庆算法平台,迭代升级“城市大脑”,构建协同高效的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坚持行业部门线条主抓和重大场景块状突破相结合,打造一批精品应用场景,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新图景。

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促进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和商业数据开发利用,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推动数字化改革向财税金融等领域延伸,加快形成实质性、突破性、系统性成果。

加快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全方位推进产业数字赋能,依托综合试验区、骨干直联点、算力枢纽节点和东数西算、“千兆城市”,系统部署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项目,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慧园区、智能工厂等建设。

壮大数字经济,建立数据资源交易机构和数据开发利用平台,大力发展数据加工处理、分析应用、流通交易等产业,打造和林格尔“中国云谷”软件和信息技术集聚区,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主要预期目标是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22%、40%、46%左右。

保持数字经济发展良好态势。抓住“数据”核心生产要素和“算力”核心生产力,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围绕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贵安主算力枢纽项目(一期)建成投用。全力打造云服务首位产业,围绕华为云完善产业生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18%。

加快壮大数字产品制造业,培育区块链、北斗应用、人工智能、信创、数据清洗加工等新兴数字产业,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20%。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累计上云企业突破3万户。

推进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数字赋能。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建成兰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

支持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拓展无接触式消费模式。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培育社群营销、直播带货、“云逛街”等新业态,支持共享经济和新个体经济多样化经营。

大力发展在线文娱,鼓励传统线下文化娱乐业态线上化,支持打造数字精品内容和新兴数字资源传播平台。搞活夜间经济、商圈经济、路衍经济。推进冰雪运动发展,带动群众“喜冰乐雪”。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完善全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全面提升“一网通办”水平,做实“甘快办”特色品牌,推动更多高频事项“集成办”“异地办”“掌上办”。加快打造诚信甘肃,支持兰州、张掖、金昌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产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占比分别达10%、15%以上,数字经济规模占比达40%以上。

大力实施数字宁夏提质升级行动。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决定未来竞争的关键,高质量建设西部数谷,启动实施“1244+N”行动计划,数字信息产业产值达到850亿元。

着力实施数字产业化工程,新增超大型数据中心5个、服务器装机能力超过125万台,5G基站达到1.2万座、5G网络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5%。

着力实施产业数字化工程,制定“数字+产业”倍增计划,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5G+工业互联网”应用,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建成智能工厂15个、产业互联网平台30个,新增上云企业1000家。

着力实施数字化政务工程,建设全区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中心,打造“一网通办”升级版,政务服务全程网办率达到50%以上。

着力实施数字化社会工程,加快环保、交通、金融、文化等领域数字化转型,推动互联网+教育、+医疗健康、+城乡供水等加快提质增效,力推“互联网+宁夏”全面升级。

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5G/6G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字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数据量和复杂的数据处理任务,传统的数据中心已经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了解产业政策,了解应用需求,将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数据中心相关企业实现长远目标的基础。

返回前面的内容

相关阅读 >>

京东捐赠1亿元抗疫物资驰援香港稳控疫情

暴雪蓝贴公布《魔兽世界》美服、欧服的合服时间与服务器

polaroid now+新相机上市:可连接手机获得增强体验

台积电4nm工艺!安卓最强芯片高通骁龙8 plus即将登场

联想拯救者y70,12gb+256gb版跌至2679元

马斯克预计特斯拉的皮卡cybertruck将在2024年实现量产

“全闽乐购·万企百日惠福品”系列活动家电促销开启

《英雄萨姆:西伯利亚狂想曲》公布!官方预告/截图

《崩坏3》草神和大慈树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商务部:对欧美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终复审调查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