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php中文网,作者coldplay.xixi,侵删。

免费学习推荐:python视频教程
python:列表
- 1、序列(sequence)
-
- 1.1、基本概念
- 1.2、索引
- 1.3、实际运用
- 2、列表(list)
-
- 2.1、 列表的概念
- 2.2、 列表的使用
- 3、切片
-
- 3.1、切片的概念
- 3.2、语法
- 3.3、 实际运用
- 4、通用操作
-
- 4.1 操作与说明
- 4.2 实际运用
- 5、修改列表
-
- 5.1、 直接修改
- 5.2、切片修改
- 5.3、 删除 关键字
- 6、列表的方法
-
- 6.1 方法与说明
- 6.2 实际运用
-
- 6.2.1、添加方法
- 6.2.2、删除方法
- 6.2.4、反转列表
- 6.2.1、排序
- 7、对条件语句的补充(for循环)
-
- 7.1、基本概念
- 7.2、for 循环语法
- 7.2 range的用法
- 8、课后作业
-
- 8.1、 现在有 a = [1,2,3,4,5,6] 用多种方式实现列表的反转([6,5,4,3,2,1]) 并写出推导过程
- 8.2、给用户9次机会 猜1 - 10 个数字随机来猜数字。
- 8.3、有两个列表 lst1 = [11, 22, 33] lst2 = [22, 33, 44]获取内容相同的元素
- 8.4、现在有8位老师,3个办公室,要求将8位老师随机的分配到三个办公室中
- 9、附加(个人代码练习)
-
- 9.1、求1/1-1/2+1/3-1/4+1/5 …… + 1/99 - 1/100的值
- 9.2、计算下面数列的和值。 1/3+3/5+5/7+....+97/99
- 9.3、 输入2个数值,判断之间有多少个素数,并输出所有素数
1、序列(sequence)
? 序列的索引其实在之前的第四篇博客的字符串切片中有说到过,这里再次提一下,因为它很重要,重要,重要,很重要的事情要说3遍嘛。博客链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过去看看,当然,本篇中也讲述了列表的切片哦
1.1、基本概念
- 序列是Python中最基本的一种数据结构。
? 序列用于保存一组有序的数据,所有的数据在序列当中都有一个唯一的位置(索引)并且序列中的数据会按照添加的顺序来分配索引
? 序列就是名为容器的数据结构。序列(例如:列表,元组)和映射(例如:字典),序列中的每个元素都有一个编号,而映射中的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名字(键),而集合既不是序列类型的容器也不是映射的类型。
? 序列可以一些特殊的操作:索引,分片,加,乘,检查某个元素是否属于序列。除此之外python还可以计算序列的长度,找出最大函数和最小函数的内建函数。
-
数据结构指计算机中数据存储的方式
-
序列的分类:
- 可变序列(序列中的元素可以改变):例如 列表(list)
- 不可变序列(序列中的元素不能改变):例如 字符串(str)元组(tuple)
1.2、索引
? 数组索引,数组索引机制指的是用方括号([])加序号的形式引用单个数组元素,它的用处很多,比如抽取元素,选取数组的几个元素,甚至为其赋一个新值。
这里拿一个列表的索引展示一下,例如数组a=['a','b','c','d','e','f','g','h','i']
列表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
编号(正序)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编号(反序)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1.3、实际运用
- 以下就是数组通过索引来获取单个数组的元素。
a=['a','b','c','d','e','f','g','h','i']
print(a[0])
# 运行结果 》》》a
print(a[4])
# 运行结果 》》》e
print(a[8])
# 运行结果 》》》i
print(a[-1])
# 运行结果 》》》i
2、列表(list)
2.1、 列表的概念
列表是Python中的一个对象
列表的作用:
- 列表中可以保存多个有序的数据
- 列表是用来存储对象的对象
? 列表是由一系列按特定顺序排列的元素组成的,通常包含多个元素,例如:字符串,整型数值,浮点型数值,列表,None,列表,字典等。在python中,用方括号[ ] 表示列表,并用逗号分割其中的元素
2.2、 列表的使用
- 列表的创建:通过[]来创建一个空列表
a=[]
print(a)
# 运行结果 》》》[]
- 列表的创建:直接赋值
a=['a','b','c','d','e','f','g','h','i']
print(a)
# 运行结果 》》》['a','b','c','d','e','f','g','h','i']
3、切片
3.1、切片的概念
? 在第四讲对字符串的切片中有讲过字符串切片的用法,其实切片不止是字符串能用,列表list,元组tuple都能够使用切片。
? 切片做的事情在已知的数据上取出想要的部分。切片是在可迭代对象的基础上,取出任意长度的元素,同时取得范围、频次也是可以自定义的
总结:切片是取操作,不改变原值
- 切片是指从现有可迭代对象(列表)中获得一个子列表
- 通过切片来获取指定的元素
3.2、语法
- 列表[起始 : 结束 : 步长] 左闭右开区间 取头不取尾 步长默认是1
详细一点讲就是:
1、左闭右开区间:在通过切片获取元素时,会包括起始位置的元素,不会包括结束位置的元素
2、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索引可以不写
- 如果省略结束位置, 则会从当前的开始位置一直截取到最后
- 如果省略开始位置, 则会从第一个元素截取到结束的元素,但是不包括结束的元素
- 如果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都省略, 则则会从第一个元素开始截取到最后一个元素
3、步长表示每次获取元素的间隔,默认是1(可以省略不写)
4、 步长不能是0,但可以是是负数
3.3、 实际运用
- 个人对切片学习的心得:建议亲自动手敲几遍,概念看再多总归还不如多去实操几遍来的效果好。
a=['a','b','c','d','e','f','g','h','i']
print(a[::])
# 运行结果 》》》['a','b','c','d','e','f','g','h','i']
# 运行讲解:起始位置、结束位置和步长都是空,既打印所有列表元素
print(a[0:3]) # 默认步长为1
# 运行结果 》》》['a','b','c']
# 运行讲解:a列表从第一位a取到第4位d,d不可取,所以只能取到c,既abc这3个元素
# 也可以是如下写法,从 0 开始就可以把初始位置省略,效果如上
print(a[:3])
print(a[0:4:2]) # 初始位置为0可省略
# 运行结果 》》》['a','c']
# 运行讲解:a列表从第一位a取到第5位e,e不可取,步长为2,只能取到ac
print(a[-1:-4])
# 运行结果 》》》[]
# 运行讲解:步长不写默认为1,但初始和结束位置为负,但初始大于结束位置,则什么值都取不到
print(a[-4:-1:1])
# 运行结果 》》》['f','g','h']
# 运行讲解:初始小于结束位置,从倒数第4位f取到最后1位i,i不可取,步长为1
print(a[-1:-4:-1])
# 运行结果 》》》['i','h','g']
# 运行讲解:从倒数第一位i取到倒数第4位e(e不可取)。
print(a[::-1])
# 运行结果 》》》['i','h','g','f','e','d','c','b','a']
# 运行讲解:初始和结束位置都为空,步长为负,则逆序打印
4、通用操作
4.1 操作与说明
操作 | 说明 |
---|---|
+ | 可以将两个列表拼接成一个列表 |
* |
可以将列表重复指定的次数 (注意2个列表不能够做乘法,要和整数做乘法运算) |
in | 用来检查指定元素是否在列表当中 |
not in | 用来检查指定元素是否不在列表当中 |
len() | 获取列表中元素的个数 |
max() | 获取列表中最大值 |
min() | 获取列表中最小值 |
list.index(x[, start[, end]]) |
第一个参数 获取指定元素在列表中的位置 第二个参数 表示查找的起始位置 第三个参数 表示查找的结束位置 |
list.count(x) | 统计指定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个数 |
list.copy(x) | 浅复制列表 |
cmp(list1, list2) operator模块 |
比较两个列表的元素 |
4.2 实际运用
- +的使用
a = [1, 2, 3] + [4, 5, 6]
print(a)
# 运行结果 》》》[1, 2, 3, 4, 5, 6]
- *的使用
a = [1, 2, 3] *3
print(a)
# 运行结果 》》》[1, 2, 3, 1, 2, 3, 1, 2, 3]
# 错误用法:列表乘列表,不用这样使用
a = [1, 2, 3] * [4, 5, 6]
#上面这种写法会报错的哦,像这样:
# TypeError: can't multiply sequence by non-int of type 'list'
# 类型错误:不能用“列表”类型的非整数乘序列
- in的使用
a = ['p','y','t','h','o','n']
print('y'in a)
# 运行结果 》》》True
- not in的使用
a = ['p','y','t','h','o','n']
print('y'not in a)
# 运行结果 》》》 False
- len() 的使用
a = ['p','y','t','h','o','n']
print(len(a))
# 运行结果 》》》6
- max()的使用
b = [1, 2, 3, 1]
print(max(b))
# 运行结果 》》》3
- min()的使用
b = [1, 2, 3, 1]
print(min(b))
# 运行结果 》》》1
- list.index的使用
a = ['p','y','t','h','o','n']
print(a.index('y'))
# 运行结果 》》》1
# 返回的结果就是当前这个数据‘y’的索引
注:列表没有find用法,使用find会报错的
- list.count(x)
a = ['p','y','t','h','o','n','y']
print(a.count('y'))
# 运行结果 》》》2
# 查找有几个这种元素
- list.copy(x)
a = ['p','y','t','h','o','n']
print(a.copy())
# 运行结果 》》》['p','y','t','h','o','n']
- cmp(list1, list2),这里用operator模块
# cmp是python2中的函数,python3中以无法使用,可以用operator代替,效果一样的
a = ['11','22','33']
b = ['22','33','44']
import operator
print(operator.eq(a,b))
# 运行结果 》》》False
这里有一种关于operator模块的使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5、修改列表
通过切片来修改(起始就是给切片的内容重新赋值,但是赋值的内容必须是一个序列)
当设置了步长时,序列中元素的个数必须和切片中元素的个数保持一致
通过切片来删除元素
- del list[起始 : 结束]
list = []
5.1、 直接修改
a = ['孙悟空','猪八戒','鲁班','露娜','安琪拉','虞姬']
a[-1] ='亚瑟'
print(a)
# 运行结果 》》》['孙悟空','猪八戒','鲁班','露娜','安琪拉','亚瑟']
5.2、切片修改
a = ['孙悟空','猪八戒','鲁班','露娜','安琪拉','虞姬']
print(a[3:5])
# 运行结果 》》》['露娜','安琪拉'
相关阅读 >>
Python通过公共键对字典列表排序(利用itemgetter函数)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Python》频道 >>

Python编程 从入门到实践 第2版
python入门书籍,非常畅销,超高好评,python官方公认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