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云在云市场奋力追赶,2022年演进到7.0版本,自主研发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自主可控云全栈产品实现100%自研,适配90%以上本土化主流软硬件产品;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计算、存储、网络核心性能指标增强;满足客户本土化需求,全国政务云平台综合评分位列榜首。
记者注意到,近段时间以来,三大运营商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股价强势大涨。多家机构纷纷指出,过去几年,运营商业务加速向云化布局,在产业价值链上的话语权不断增强,加速冲向公有云第一阵营。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加之数字经济驱动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及转型成效凸显,运营商的产业价值得到重塑。
华泰证券认为,自去年以来,在互联网流量增长放缓背景下,国资云、算力网络等新基建相关政策为云计算需求提供了另一重保障,云计算行业增长动力逐步由互联网转向传统企业,三大运营商接捧互联网巨头成为政府、金融等行业上云的IaaS服务主力军。运营商在数字经济发展中承担的角色,正由“铺路”转向“赋能”。
AI产业打开业绩增量新空间
去年年底至今,ChatGPT等AI应用的热潮席卷全球。今年年初我国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这让在算力、运力中担当双重主力的运营商,迎来业务增长黄金窗口期。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在集团2022年财报发布会上表示,AI是公司正聚焦的四大科技方向之一,公司高度关注AI的发展,下一步会有更大的发展力度。“这种布局是围绕中国电信的资源优势展开的。“我们有非常丰富的数据中心资源,更有网络基础,天翼云的发展也是云和网融合的发展,这些构成了算力的最底层基础。”柯瑞文说道。
为了适应AI的发展,中国电信成立了专业公司——中国电信数字智能科技分公司。中国电信已经在14个行业积累了大量AI案例,虽然目前这部分收入在中国电信总收入中占比不高,但增速较快,2022年有50%的增长。
据了解,在类ChatGPT服务方面,中国电信至少有两个机会:一是为生成式AI的创业者,通过天翼云提供大模型的算力服务;二是聚焦产业链合作,在计算机视觉、AI检测上拓展服务。
“目前我们在人工智能上有一支400多人的年轻科技队伍,有大量的自建产品,掌握的核心算法有200多项,长尾算法5000多个。”柯瑞文说,“关键是我们有大量的应用场景、视频和语音数据,通过大量数据的训练,我们在不断地创新算法。”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业绩会上也表示,中国移动在生成式AI方面已经有了四方面布局:一是现在已经构筑了算力网络,一定会在AI算力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二是已经有NLP、深度学习、机器视觉等各方面的能力,去年已经有了30多亿元的变现;三是数据方面的优势;四是在运维和客服方面已经实现了AI的广泛运用。
中国联通在确定五大主责主业的时候,也把人工智能产业作为核心产业,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处理和人机交互领域开展了大量的技术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布局。刘烈宏表示,下一阶段,中国联通在人工智能领域将主要发挥三方面作用:首先是加大算力供给能力,提供更好的算力网络,助力“算得稳”;其次是进一步开发赋能工具,助力“算得准”;最后就是积极探索AI应用的场景,推动“算得好”。
“AI的应用对于三大运营商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发展机遇。”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表示,如AI技术可以用于优化网络管理和维护,提高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为运营商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更高的收益,还可以用于各种智能应用领域,如智能家居等,为运营商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和盈利空间。
为更好地满足AI、数字中国建设等产业发展需求,三大运营商将算力网络建设作为2023年重点投资方向,这一点也能从2022年三大运营商的财报中看出端倪。
中国移动2023年预计资本开支为1832亿元,其中,算力网络资本开支452亿元,新增投产云服务器超过24万台,新增投产对外可用IDC机架超4万架;5G网络资本开支为830亿元,较2022年下降130亿元。中国电信2023年资本开支预计990亿元,其中,产业数字化投资将增加40%,首次成为最大资本开支方向;算力投资195亿元;IDC投资95亿元。中国联通2023年资本开支将达769亿元,其中算网投资占比将超过19%,同比增长超过20%,2021—2023年,中国联通算力网络投资占比提升将近一倍。
相关阅读 >>
携程车抵贷客服热线电话号码已更新2023(今日/更新升级)美媒:马斯克等人呼吁暂停AI训练是对的 为了安
微软将chatgpt集成到azure openAI服务中,每100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AI》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