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网络时代的我们,很难想象在前计算机时代,在古老印刷术跟不上信息传播的中间时期,中文是如何提高信息传输效率的。我们难以想象鲁迅的书桌上放着一台打字机,但同时代的海明威已经熟练操作打字机打出了自己的代表作。这理所应当引发了当时知识群体对中文如何融入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焦虑感,于是,发明中文打字机成为了这种焦虑的外化产物。沿着近百年来知识界和出版界的努力轨迹,斯坦福大学学者墨磊宁打开了这段不被今人注意的历史。围绕中文呈现而发明的不同打字机、不同打字法一方面呈现出中文在机械时代的传播难度,另一方面也如艺术家徐冰在阅读此书后所认为的,这是“汉字文化圈与整个世界文明之间的错位”。这些尝试并非全然没有成功或没有价值,它们行为本身已经在制造着中文在全球语系中的影响力,而在墨磊宁计划的第二本书中,中文输入在计算机时代终于迎来了独特优势。
相关阅读 >>
苹果公布 ios 16/ipados 16 安装率,72% 的 iphone 已用上新系统
师生畅享云课堂,企业惠享云服务,源自市南区千兆网络通信护航!
和平精英:新返利活动曝光,1个648送3次单抽,玩家:针不戳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