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后人类?众说纷纭,常见的看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认为,后人类是人类发展的新阶段。也就是说,新科技发展正在使得人类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人类概念将不能描述未来人类的状况,因为人类即将成为后人类,即新科技改造之后的赛博格,属于人类与智能机器的结合。赛博格是融合人与机器的杂合体,而将两者连接的信息通道是赛博格设计的关键。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人类赛博化之旅早已经开始。他们将之视为技术对身体的改造,戴上眼镜、装上假牙义肢、心脏支架等,都被视为赛博化。但是,当AI科技开始改造人体之后,赛博格才被认为正式诞生,比如脑机接口、智能穿戴设备等。
第二种认为,后人类是关于人类的新观念。也就是说,后人类并未终结人类,而是改变着传统的人类观念。当下的所谓传统人类观是现代观念,后人类观因而属于后现代的人类观念。大致来说,后人类的新观念主要包括:第一,人的肉身是社会建构性的,并非预先给予和一成不变的;第二,人的肉身与精神是平等的,意识同样是偶然的,并不凌驾于肉体之上;第三,人与机器并非二元对立,人体与智能机器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界限;第四,人并非笛卡尔式的主体,而是融合肉体、机器、意识/意志、无意识和信息等的杂合主体,持续不断地建构或重构自身的边界;第五,人与非人界限模糊,人并非地球的主宰,应与其他生命形式共享地球。上述人类观念的转变,同样与新科技控制论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新科技的帮助下,人体能够与机器进行深度连接,使机器成为肉身的某种“器官”。因此,新人类与新人类观相互呼应、相互支撑,均建基于新科技尤其是智能科技的发展之上。
什么是后真相呢?它是《牛津词典》2016年评选出的年度词汇,很快由于对时代精神的把握而流行于世。什么时代精神呢?当代人的思想、舆论和文化,越来越忽视所谓客观事实,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评价问题越来越诉诸个人的情绪、情感、信仰和成见。如果对社会任何方面有所思考,就会发现“后真相”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显著特征。
这一点在网上表现得尤其明显。网络水军在网络肆虐,各种谣言、阴谋论层出不穷。更多的是无根据的、随口一说的灌水,到处是键盘侠,上来就站队、开怼、开骂,完全没有耐心也不想搞清楚真相是什么,“干就完了”。于是,网上的消息不断反转,时常比电视上的肥皂剧剧情还离谱。近来,深度伪造技术、ChatGPT、智能视频合成等新技术出现,真相被后真相拉开的距离越来越大。
在网下生活中,后真相同样大行其道。比如,传统政治重视真相,而现在,政治辩论着眼于挑动观众/选民的情绪。所以,波兹曼讽刺说,现在美国政客的能力是化妆术,竞选已经变成谁更上镜的选秀活动。
后真相的世界建基于新科技尤其是智能科技的发展之上,胡泳用“后真相”“后人类”作为标题,大约代表他对人类数字化未来的某种判断。但非常难得的是,他并未陷入某种数字悲观主义之中,始终保持审度而乐观的立场。比如,对于电子游戏,他强调大众文化并非洪水猛兽,指出游戏和读书都是不同的学习方式:读书时,书的内容第一,学到显性知识;玩游戏时,第一是主动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总之,面对“后真相”“后人类”,我们并非只能听天由命,仍有能力进行选择,并通过每个人每一次审慎的选择,让数字社会朝着更有利于社会福祉的方向前进。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相关阅读 >>
microsoft defender再被发现造成操作系统高内存使用率、黑屏等问题
莆田车贷客服电话大全已更新2023(今日/已更新)曝苹果 iphone 15 pro 系列机型将采用低功耗微处理器,关机也能通过 find my 定位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