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使用时,使用者需要录入自己的指纹和人脸识别信息完成注册,枪械提取并存储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为了保护用户隐私,这些数据全部存储在手枪的芯片内部,不会联网上传。
使用时,使用者握住手枪,手指自然就会搭在指纹解锁的位置,完成解锁。如果指纹解锁失败也没关系,手枪后方的摄像头会同时对使用者进行面部识别。只要面部和指纹有一项通过识别,枪支就能正常使用。
此外,这款手枪采用了电子扳机,射击时依靠电子开关控制枪械击发。如果有人暴力拆下手枪的电子锁组件,手枪就会无法发射;Biofire智能手枪“人枪一一对应”的关系,目的是使枪只不会轻易成为儿童和罪犯手中的武器。
但也有人指出了这款手枪的弊端:手枪只在一侧设置了指纹锁,如果使用者一只手受伤,需要换手射击,这把枪就不能利用指纹识别解锁;如果使用者面部受伤,导致面部识别系统出现故障,手枪同样会无法使用。很明显,在危急关头,这是致命的。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目前,相比于传统的身份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基于每个人生物特征的唯一性、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等特性,具有一定优势和发展前景。
当下,生物识别技术发展迅猛,世界各国已将生物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国防安保、公共安全、信息安全领域中,并制定相应法案规范该技术的使用。
与此同时,现实的情况也给生物识别技术提出了一些新的考验:如果生物识别系统受到黑客攻击,导致系统失灵,该怎么应对?如果恐怖分子使用化妆、假肢或者其他伪装来阻止生物识别系统准确判定其身份,该怎么应对?
因此,面对生物识别技术,我们仍须辩证地看待,要在接纳新技术新事物的同时,采取积极可靠的保护策略,防范生物识别技术一旦失控,对个人隐私或安全造成威胁。
相关阅读 >>
2999元起,联想moto edge x30发布:首发新一代骁龙8,跑分过百万
ces 2022:英特尔展示nuc 12 extreme主机 采用lga1700 cpu插槽
不少用户收到 iphone 14 pro/max 国行 bug 卡槽版:只能使用单 sim 卡
郭明錤:苹果 iphone 14 pro 下半年将占 iphone 14 系列出货量 65%,pro max 最受欢迎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