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5S(图源:digitaltrends)
据了解,iPhone5S支持TouchID,在Home键中内置了精度为500PPI的指纹识别传感器,录入指纹后,用户只需手指按压Home键,即可使用指纹解锁手机,整个解锁过程极为优雅。眼看着iPhone5S热销,2014年,华为Mtae7、LGG3、三星GALAXYNote4等一众旗舰智能手机均配备了指纹解锁功能。
时间来到2017年9月,苹果推出了基于全面屏设计的iPhoneX手机。虽然这款手机并不是行业首款基于全面屏设计的智能手机,但却统一了全面屏手机时代的交互。
小米MIX(图源:外媒)
自小米于2016年10月推出小米MIX后,全面屏手机就成为了智能手机行业的主流设计语言,但由于缺少导航条,各大智能对于全面屏手机交互的理解出现了分歧。有的智能手机厂商在屏幕底部加入虚拟导航条,有的则基于左右滑动的手势进行操控,这些功能固然都可以使用,但都不够自然、成熟,并且没有充分发挥出全面屏的优势。
iPhoneX问世后,苹果为其设计了全新的交互方式,在屏幕底部放置了一个导航条,向上滑动返回主页,向上滑动停住调出多任务,左右滑动切换任务。随后,大部分安卓手机都取消了导航条,采用了类似iPhoneX的交互方式。这也极大地降低了全面屏时代,用户切换不同手机的学习成本。
相互借鉴,是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虽然众多安卓手机都曾“致敬”过苹果,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致敬”并不是无脑抄袭,而是结合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进行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式的创新。
比如,早在2011年,苹果就率先为iPhone引入了Siri智能语音助手,不过因Siri的理解能力太差,该功能也被网友诟病为“智障”语音助手。
反观安卓市场的语音助手已经进化到了大模型时代。以鸿蒙4为例,其语音助手小艺加入了AI大模型升级,支持完成复杂场景、快速摘要、文字创作、自然对话等功能。
此前,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余承东就曾在社交媒体展示了一段鸿蒙4系统的使用视频。视频中,余承东对小艺语音助手说“写一段微博文案,邀请大家8月4日参加华为开发者大会,一起见证鸿蒙世界的最新进展”。
几秒钟后,小艺语音助手就写出了一段符合要求的微博文案。考虑到华为在AI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未来华为手机语音助手的智能化能力,或许会将iPhone远远甩在身后。
事实上,正是因为安卓智能手机行业的创新意识更强,iPhone其实也曾屡屡“致敬”安卓手机。
比如,2022年问世的iPhone14Pro系列最大的卖点,就是支持ProMotion技术,屏幕最高刷新率为120Hz。该技术在安卓手机行业已出现许久。比如,2020年2月问世的GalaxyS20系列手机就支持120Hz屏幕刷新率。
无独有偶,iPhone14Pro系列还加入了息屏显示功能,手机锁屏后,屏幕不会全黑,而是会以低亮度和低刷新率显示必要的内容。早在2009年,诺基亚推出的N86就在LCD屏幕的基础上,实现了息屏提醒,可以在待机状态下显示时间、日期和电池状态等信息。
总而言之,在智能手机领域,相互借鉴与致敬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华为在其最新鸿蒙HarmonyOS4中,致敬苹果的“灵动岛”,加入“实况窗”功能,是为了更好地适配其支持3D面部识别的手机。而不仅华为如此,其他安卓手机也曾在苹果的创新基础上进行加入自身特色功能,如形式各异的指纹识别等。
这种相互借鉴其实是一种竞争中的创新过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如华为的鸿蒙HarmonyOS4引入了大模型语音助手,更加人性化,这正是一种优秀的创新示范。不仅如此,苹果也曾抄袭安卓手机的一些功能。在这样的互相学习和借鉴中,智能手机厂商不断追求技术突破,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
显然,手机厂商相互借鉴与致敬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一种激发创新的过程。每个厂商都在努力超越自我,不断探索更好的技术和功能,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加出色的智能手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相互借鉴和竞争促使着科技的进步,也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加多样化和先进的手机体验。
举报/反馈
相关阅读 >>
oppo、小米、vivo达成合作协议,从此换手机不怕数据丢失
手机防抖天花板!oppo find x5 pro全球首发五轴悬浮防抖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鸿蒙》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