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乳业独立分析师宋亮看来,雀巢此次人事调整,本质上来说是为了让营养品业务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也表明雀巢对于在华婴儿营养业务的高度重视。雀巢现在也在加快全家精准营养的布局。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从2022年开始,婴配粉消费市场的消费思维跟消费行为发生了一些变化,外资奶粉的整体竞争势头火热,在这样的节点下,惠氏的人员调整是为了匹配与应对新形势下的婴配粉市场的布局。
此外,有消息称,雀巢婴儿营养中国跨境业务市场部门将从雀巢营养品中国跨境业务中分出,直接汇报给雀巢婴儿营养业务单位,自2024年1月1日起生效。对此内容,雀巢方面表示暂不能核实。
加码在华营养品业务
对于负责人交接后下一步的工作发展方向,惠氏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仅收到了集团人事变动的通知,暂不清楚后续工作调整的具体消息。业界猜测,此番调整主要针对大中华大区和营养品业务,雀巢接下来应该是要对中国市场婴儿营养业务进行重点调整。
这样的猜测不是凭空而来,从财报来看中国市场营养品业务对雀巢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增长市场。
雀巢前不久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大中华大区有机增长率4.7%,其中在能恩特殊营养解决方案和启赋的带动下,大中华大区婴儿营养业务实现了中个位数增长。
在业内看来,新国标时代下,中国婴配粉市场已经进入存量市场,同时面临着出生率下降等宏观影响,行业正转向品质和创新竞争,外资奶粉企业也正快马加鞭地争夺中国市场份额。
据了解,许多外资品牌正在不断推进在华营养品业务发展。荷兰皇家菲仕兰半年报显示,得益于皇家美素佳儿在中国市场超高端品类增长,菲仕兰中国业务继续获得双位数增长;达能半年报显示,中国市场婴幼儿营养品业务方面,爱他美二季度的市场份额也进一步提升。
在此竞争局面下,雀巢要想进一步提高增长态势,也面临着一定压力。按照雀巢首席执行官马克·施奈德此前的表态,在中国营养品业务上,雀巢接下来要做的重点业务板块包括婴儿营养品,“关键部分是中国市场的复苏”。为改善业务,雀巢在过去几年陆续推出新品、进入三四线城市、重组分销网络并更换了管理层。
根据雀巢半年报,马克·施奈德表示,下半年将通过实现销量和定价的有效结合,同时提高毛利率并大幅增加市场营销领域的投资,加上产品组合管理和优化等为接下来实现增长做好准备。
朱丹蓬认为,整体来看,外资奶粉的整体市场竞争最终会回归到品质与研发这两个核心。
根据今年4月惠氏母婴营养高峰论坛上透露的工作安排,今后惠氏会在产品研发方面投入更多精力,打造品牌力,进一步聚焦深入三四线或更低线城市。
北京商报记者 郭秀娟 张函
相关阅读 >>
【科技助力】电信一所:智慧公安“人工智能涉疫警情分析系统”助力疫情防控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