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首次向公众开放服务


当前第2页 返回上一页

7月6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参观者在达闼展位与柔美人形智能服务机器人互动。新华社发(李心怡 摄)

近来,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此前它们一直未面向公众开放。8月15日正式实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向公众提供服务前,应按照《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向国家网信部门申报安全评估,并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履行算法备案和变更、注销备案手续。

日前,百度、字节、商汤、百川智能等11家企业或机构的大模型位列首批通过备案。除8月31日宣布面向公众开放服务的8款外,还有3款产品或将择机向公众开放。

“当文心一言向数以亿计的互联网用户大规模开放服务后,能够获得真实世界更多的人工反馈,将有助于基础模型的进一步改进与产品的更快速迭代,创造更优的用户体验。”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认为,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应发挥优势,进一步探索应用场景、构建应用生态。

天眼查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与大模型直接相关的融资事件超20起,中国内已发布的各类大模型数量超过100个,呈现出“百模大战”的态势。中国内从事大模型研发的“厂商”主要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商汤、华为等企业,也有智源研究院、中科院自动化所等研究机构。

返回前面的内容

相关阅读 >>

像向日葵一样“追光”的智能新材料问世

支持天猫精灵语音控制!dream maker智能体感风扇

张瑞强: 为包头智能电网赋能提速

空港新城一智能仓储项目“升级”

元宇宙如何“喂养”人工智能模型?

智能手表的数据可信吗?科技产品理当提升服务生活能力 | 人民锐见

万飙:荣耀智能终端工厂让手机生产的自动化率达

好未来发布教育智能硬件“学拍拍”,主打拍照自

宝山这座“超级智能工厂”提速建设,为智能制造产业注入新动能

2022上海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专题会议成功召开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人工智能》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