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服贸会|数字化转型如何成为企业“必修课”


当前第2页 返回上一页

不过,专家也指出,随着数字化产业飞速发展,我国在硬件设计上的核心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信部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张峰谈道:“数字技术具有创新迭代快、赋能效应强特点,我国数字技术创新在不断地提速,但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攻关上依然存在很大挑战。我国需要加大集成电路、关键软件等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力度,同时加快推动数据、算力、算法等关键要素的创新和突破,从而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如何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也是关键课题。专家观点认为,过去几年,各大行业龙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都取得显著成效,但对于数量庞大的中小微企业而言,依然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成本挑战。

更重要的是,数字化浪潮下,能否建立协同共赢的产业生态至关重要。张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是一场涉及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的全方位变革,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需要各行各业产业链共创共建,打造适应中国市场发展需要的融合共赢的产业生态。

“双轮驱动”赋能千行百业

至于如何推动企业更好地进行数字化转型,与会专家认为,这需要发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效应,持续凸显行业高质量发展倍增器、加速器作用。

“双轮驱动”理念已显现成效。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局长苏少林介绍称,2023年北京市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良好,特别是作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之一的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其中,今年前7个月,IPTV互联网数据中心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6%,在电信业务中的占比达32.1%,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4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为9180.5亿元,同比增长8.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5%。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为5565.1亿元,增长10.9%,占数字经济增长值的比重超六成,同时北京的数字经济占比也居全国首位。

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通信企业,凭借坚实的技术基础,正促进数字化与万千企业相融合。中国移动信息技术中心首席大数据架构师、技术创新学部主任尚晶表示,中国移动提出基于算力网下一代数据流通的基础设施,也就是数联网“DSSN”概念,旨在为数据交易双方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可信贷的流通环境。具体而言,是指一网、一台,一网指数据共享服务网络,为供需双方提供就近接入、全网可达的接入能力;一台指数据交付平台,该项技术集成数据开发的工具,集成数据计量、计费、存证、授权及隐私计算的一系列能力,形成一个交付平台,同时和数据交易平台对接,从而形成闭环的交易交付数据流程。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王柱力

返回前面的内容

相关阅读 >>

加速拥抱数字化,助力“东数西算” ,两江新区再发布27个智慧城市建设应用场景

触乐夜话:数字化的夏天

中建海峡数字化转型“黑科技” 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崭新机遇

“税务数字化”专题论坛:中国人民大学等发布keytax税务管理数字化系统

数字化生存到数字化增长:看食品与餐饮连锁企业之变

张序安:企微推动行业数字化变革

加快新技术应用和新场景打造,赋能交通数字化转型

移动云:全方位布局,“算网融合”服务数字化经济成长

聚焦口腔医学数字化转型,2021数字健康中国系列峰会暨国际口腔医学创新论坛在沪举办

“智慧农业”科技项目启动 推动中国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数字化》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