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php中文网,作者巴扎黑,侵删。
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关于Golang中for-loop与goroutine问题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学习或者使用golang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背景
最近在学习MIT的分布式课程6.824的过程中,使用Go实现Raft协议时遇到了一些问题。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下面话不多说了,来一起看看详细的介绍吧。
参见如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
其中,peers切片的长度为3,因此最高下标为2,在非并行编程中代码中的for-loop应该是很直观的,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问题。可是在调试过程中,一直在报 index out of bounds 错误。调试信息显示i的值为3,当时就一直想不明白循环条件明明是 i < 2,怎么会变成3呢。
分析
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知道应该是循环中引入的 goroutine 导致的。经过Google,发现Go的wiki中就有一个页面 Common Mistake - Using goroutines on loop iterator variables 专门提到了这个问题,看来真的是很 common 啊,笑哭~
初学者经常会使用如下代码来并行处理数据:
1 2 3 |
|
或者使用闭包(closure):
1 2 3 4 5 |
|
这里的问题在于 val 实际上是一个遍历了切片中所有数据的单一变量。由于闭包只是绑定到这个 val 变量上,因此极有可能上面的代码的运行结果是所有 goroutine 都输出了切片的最后一个元素。这是因为很有可能当 for-loop 执行完之后 goroutine 才开始执行,这个时候 val 的值指向切片中最后一个元素。
1 |
|
解决方法
以上代码正确的写法为:
1 2 3 4 5 |
|
在这里将 val 作为一个参数传入 goroutine 中,每个 val 都会被独立计算并保存到 goroutine 的栈中,从而得到预期的结果。
另一种方法是在循环内定义新的变量,由于在循环内定义的变量在循环遍历的过程中是不共享的,因此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1 2 3 4 5 6 |
|
对于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问题,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在循环内加一个临时变量,并将后面 goroutine 内的 i 都替换为这个临时变量即可:
1 |
|
总结
以上就是实例详解关于Golang中for-loop与goroutine的详细内容,更多文章请关注木庄网络博客!!
相关阅读 >>
Python中pandas和xlsxwriter读写xlsx文件的方法介绍(附代码)
“foo is none”和“foo == none”有什么区别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Python》频道 >>

Python编程 从入门到实践 第2版
python入门书籍,非常畅销,超高好评,python官方公认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