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破两千亿,4年后又要翻倍,上海AI定下这些目标,到2025年一起见证


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11231070343153681923.html,侵删。

人工智能是国家战略部署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为聚焦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建设,上海市经信委日前编制了《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产业规模达4000亿元的目标。来自上海市经信委人工智能发展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破2000亿元大关。

“十三五”是上海人工智能全面启动、加速发展的阶段,截至2020年底,上海人工智能重点企业1149家,围绕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基础软硬件、智能产品和行业应用协同发展,已构建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但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产业也面临一些亟需研究和破解的问题,主要包括:缺少原发性的创新成果。上海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成果依然较少,创新产学研用联动不足;规模化应用深度不足。人工智能的应用以单个场景试用为主,深入传统行业核心业务流程、完整解决行业痛点、实现商业价值的应用较少;治理制度供给尚显不足。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所需的法规、标准、监管等制度体系有待完善;人才综合优势尚未形成。人才结构存在不均衡现象,缺乏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级高端人才。

针对这些瓶颈,《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创新引领、深度应用、开放融通、科技向善为基本原则,将“十四五”时期定义为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跨越升级、全面融入城市经济生活的阶段。

《规划》提出多个目标——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形成10个以上百亿级细分领域产业集群。“十四五”期间人工智能规上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达12%以上,到2025年规模达到4000亿元;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与国际数字之都相适应的广泛深度赋能格局,形成10大类100个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案例,培育500家智能化示范企业;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创新活跃、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软环境,集聚20个以上国际顶尖人工智能团队,建成20个左右人才培养与实训基地,人工智能人才规模达到30万人;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人工智能敏捷治理的制度供给,参与10个国家或国际标准编制,年均申请发明专利1000件,探索建立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和城市管理指标体系,打造上海人工智能“融合生态”标志性品牌。

另据悉,从2018年开始,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已举办四届,影响力不断扩大,引发全球关注。上海在与世界多城角逐中表现突出,国际三大人工智能组织之一的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IJCAI)2024年会议举办权已敲定上海。

来源:上观

相关阅读 >>

openAI拟研发AI手机 软银将投资10亿美元

研究称AI对教学岗影响最大,老师要学会如何适应

携程车抵贷客服热线电话号码已更新2023(今日/更新升级)美媒:马斯克等人呼吁暂停AI训练是对的 为了安

bengio、lecun 等人联名发布 neuroAI 白皮书:智能的本质是感觉运动能力,AI 迎来具身图灵测试大挑战

科技战进入白热化,拜登联手盟友“对抗”中国 AI 与芯片

微软将通过windows 11更新的方式来推广AI必应

从今天起,所有画师都开始抵制AI作画?

三位艺术家起诉AI作画公司:抓取50亿张图像,侵

AI第一股的商汤科技成功在港交所正式上市

胡扬忠:AIot 与安防一样碎片化,海康几乎没有短板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AI》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

    正在狠努力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