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伪类选择器介绍


本文摘自PHP中文网,作者V,侵删。

伪类选择器:

(推荐学习:css快速入门)

1、link、hover、active、visited

a:link(未访问的链接状态),用于定义了常规的链接状态。

a:hover(鼠标放在链接上的状态),用于产生视觉效果。

a:active(在链接上按下鼠标时的状态)。

a:visited(已访问过的链接状态),可以看出已经访问过的链接。

1

2

3

4

5

6

a:link{color: black}

a:hover{color: yellow}

a:active{color: blue}

a:visited{color: red}

  

<a href="#">Nick</a>

2、before、after

P:before 在每个<p>元素的内容之前插入内容。

P:after 在每个<p>元素的内容之后插入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p {

    color: yellow;

}

p:before{

    content: "before...";

}

p:after{

    content: "after...";

}

 

<p> Nick </p>

以上就是css伪类选择器介绍的详细内容,更多文章请关注木庄网络博客

相关阅读 >>

css样式怎么实现超出隐藏

js如何控制css

css怎样设置字体靠左显示

css background-blend-mode属性怎么用?

css border-right-width属性怎么用

css如何设置字体位置

css如何使用!important规则?(代码示例)

css blueprint是什么

css样式怎么隐藏起来

css中的比较函数:max()、min()、clamp()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css》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