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128213449892609752.html,侵删。
本文转自:东莞时间网
迈上“双万”新赛道后,东莞的新动能在哪里?
新业态,新动能持续壮大,工业机器人增长66.8%,服务机器人增长42.7%,集成电路增长22.5%,智能手表增长209.6%;高企数量持续上升,新兴产业企业数量6.70万户,增长16.2%;2021年高企数量预计达7387家,相比上一年增加超1000家……
“双万”新赛道,创新驱动,成为东莞成长新路径、新逻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成为东莞最新的城市特色。党代会指出,未来五年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形成强大动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3%,以高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新业态、新动能持续壮大
2016年,研究生刚毕业的张峻彬在超级导师李泽湘的引荐下,成为第一个被引入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园的人才。第一次创业的张峻彬,带着不到十个人的团队,在简陋的办公室里研究产品。
2019年的“双11”,云鲸智能第一款产品上市,3小时内,实现2700台全自动扫地机器人售罄。
根据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1月-12月中旬,中国扫地机器人线上市场零售份额占比中,云鲸以16.49%的市占率排名第二,同比增长5.75%。
“作为一家创新驱动,坚定走技术路线的机器人企业,云鲸智能还很年轻,现阶段需要的是沉淀、积累和成长,希望能够把产品做到更好,把基础做得更扎实。”云鲸智能创始人张峻彬表示,云鲸智能立志做扫地机器人领域的第一品牌。
位于松山湖的东莞记忆储存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东莞记忆存储”)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产品研制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多年来,该公司在东莞实现跨越式发展,年产值从2013年的不足4000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19亿元。刚刚过去的2021年,东莞记忆存储的年产值已达130亿元,成绩斐然。
“我们在松山湖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原来的预期。”2021年12月,在松山湖建园20周年“改革、创新、再出发”大会上,东莞记忆存储荣获松山湖20年突出贡献企事业单位,该总经理贾宗铭感慨。
▲云鲸智能的产品
云鲸智能、东莞记忆存储是东莞高技术制造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的生动缩影。过去一年,从先进设备产品看,工业机器人增长66.8%,服务机器人增长42.7%;从高端电子产品看,集成电路增长22.5%,智能手表增长209.6%;从新能源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增长62.5%,充电桩增长115.7%,锂离子电池增长24.4%。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迅速,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成长力。与此同时,“新鲜血液”源源不断的注入,后劲十足。
东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末,全市工商登记注册户数146.34万户,同比增长9.1%。新兴产业6.70万户,增长16.2%;其中新能源产业0.76万户,增长20.7%;新材料产业1.26万户,增长30.4%。
“双万”新赛道,创新驱发展
迈入“双万”新赛道,东莞需要成长的新动能,探索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作为全国第25个万亿城市,接下来东莞将如何成长?
2021年12月31日,东莞通过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的评估,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东莞城市进阶从生产要素驱动迈向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成为东莞成长新路径,“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是东莞最新的城市特色。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最近的一则获奖消息展现东莞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1月15日,省科学技术厅公布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拟奖公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牵头的“散裂中子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拟获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牵头的“自主无人艇机集群跨域协同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拟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东莞理工学院参与的“纤维复材筋提升混凝土结构性能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广东菲鹏生物有限公司参与的“体外诊断试剂生物活性蛋白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分别拟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在创新载体上,2021年东莞高企数量预计达7387家,相比上一年增加超1000家,总量居广东省第三。高企的快速增长加速聚集了创新要素。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产出更多更优高新技术产品,为东莞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新动能。
根据东莞市高企火炬统计年报,2020年东莞市高新技术企业共有科技活动人员192925人,同比增长8.78%;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达898.94亿元,同比增长17.05%;获得专利授权38170件,比2019年的28622件增长33.36%;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11263.83亿元,同比增加9.61%。
庞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奠定了东莞创新发展的基石,东莞科技创新的实力大幅飙升,成为助力东莞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近五年,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R&D占比提升至3.54%,排名全省第二;科技创新综合竞争力挺进全国城市20强、地级市第三,东莞创新发展实现大突破。
党代会报告强调,未来五年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形成强大动能。R&D占比达到3.7%,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2万家,人才总量达到383万人、占比达到3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3%,以高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文/资深记者张华桥
图/记者 郑志波、受访单位供图
相关阅读 >>
工信部:将开展千兆光网“追光行动” 支持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郭明�z:oled macbook最早会在 2025 年发布
亚马逊q2获得净销售额1131亿美元 aws净销售额为148.09亿美元
四年时间研发!vivo剧透首款折叠屏旗舰x fold:首发双屏指纹
卖9000元!三星s22 ultra成首款获吉尼斯纪录的骁龙8旗舰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