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331014137386661231.html,侵删。
本文转自:石狮日报
截至2021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29亿。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扩充,与之相关的App数量激增。然而,安装App时需要阅读的“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却越来越冗长晦涩,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阅读负担。这些包含大量法律术语和技术名词的条款,隐含着某些剥夺用户正当权益的内容。
复杂的隐私条款给用户权益带来了潜在的损害风险。很多开发者在隐私条款中把所有责任单方面归于用户,并免除自己的责任,在这种条款的束缚下,即使厂商收集了一些不该收集的隐私数据或者对数据采取分享等行为,用户也因为协议原因难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例如,有些隐私条款中包含着数据分享条款,这导致开发者将数据分享给一些做精准营销的第三方企业,使消费者会收到不胜其烦的营销短信轰炸。还有一些开发者利用这些条款过度收集用户信息,有的隐私条款中所明确的权限与App功能需求并不匹配,而App要求用户“一揽子”授权,这样一来,用户无法选择所需要的功能及其相应的隐私条款,只能被动地接受平台提供的格式条款。
我国现有的法律政策对App的数据收集等有相应规定。2021年,网信办等4部委出台了《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明确了39类App数据收集的具体范围,这为App隐私条款中涉及数据收集的内容明确了边界。之后公布的《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对隐私条款的修改等进行了规范,要求一般平台就隐私条款的修改进行不少于30个工作日的公示与征求意见,而大型平台的隐私条款修订则需要经过第三方评估,并报经主管部门同意。这些要求对App的隐私条款规范起到了指导作用。而从平台生态的视角,有关规定要求各大应用市场应该承担对隐私保护的监管责任,建立起隐私协议示范条款,并对App的隐私条款进行审核,从而使其更为规范、简明、易懂。此外,“增强式告知”制度的建立,要求开发者突出展示隐私条款中用户最关心的信息或者与用户利益最相关的内容,从而使用户快速了解到隐私条款的关键核心内容。
总之,App隐私条款过于复杂晦涩,会给用户带来隐私泄露、知情权和选择权被剥夺等潜在风险,需要通过政府、平台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对其进行全面治理,以更好地保护用户权益。
相关阅读 >>
沃尔沃正在通过为工程师提供APPle watch转变汽车维修方式
bad bunny 荣获苹果 APPle music 年度艺人大奖
苹果APPle watch series 7出现“部分应用图标不显示”问题
仁宝退出苹果ipad / APPle watch代工,订单由立讯精密、比亚迪等接手
曝苹果 APPle watch pro 高端手表将兼容旧款表带,新表带会更宽
都市夜行录客服电话大全已更新2023(今日/已更新)苹果:4 月 25 日起,提交到 APP store 的应用必须用 xcode 14.1 或更高版本开发
苹果将于 12 月 12 日举行新一周 ask APPle 活动
苹果 ios 16.1 beta 3 支持安装 APP 后自动预加载应用内内容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APP》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