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工业智能化,提升效能,促进“双碳”


本文摘自台州日报,供稿: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909014540512433236.html,侵删。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院士名片

余艾冰,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副校长,研究方向为颗粒科学与技术和过程工程,主要包括颗粒填充、颗粒及多相流以及计算机模拟与仿真。

本报记者施 炜 见习记者项瑶莹/文 本报记者朱玲巧/摄

流程工业主要包括石油、化工、钢铁、建材等原材料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解决流程制造中的资源、能源利用率和安全环保问题,从而推动流程制造绿色化、低碳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是实现流程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9月7日,在台州举办的精密制造城产业创新发展论坛上,余艾冰作题为《流程工业智能化及其在“碳中和”中的应用:计算颗粒技术及其应用》的报告。

“流程工业的智能化,既要有丰富的理论和模型积累,又要懂得生产现场的实际工况,更要结合设备工艺控制与机理模型,才有可能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把控与优化,并最终实现生产流程的协同优化。”余艾冰说,流程工业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对过程自动化中基于数学模型或因果数据的建模、控制和优化提出了挑战,而工业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为流程工业提供了实现整个生产过程智能化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数学模型对过程设计和放大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能有效实现流程过程的设计、控制和优化。”余艾冰表示,不妨借助数学模型来提高对过程的基本认识,用低于多尺度工业试验的成本去研究不同变量对操作的影响,以评估工厂试验结果,帮助确定试验条件。

显然,工业过程智能化有利于传统过程工业工艺优化、节能降耗、增效减排等,具有巨大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

余艾冰带来的案例显示,许多工艺过程因为采用了计算机模拟与优化技术,让能效提高了5%-10%,节省了数十亿美元成本,并大幅减少能耗和碳排放,促进碳达峰和碳中和。

“信息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要推进重点行业智能转型升级,而流程工业的智能化正与之契合。台州企业,也可以寻找合作机会,引入机理模型-数据驱动模型结合下的智能化,实现增效与节能环保。”余艾冰说。

相关阅读 >>

6300元的智能戒指打不过199元的小米手环?

小米2020年出货量1.46亿台,智能家居前景大

睿安(辽宁)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车轴集成安全智能监测系统”和“汽车轮胎安全预警系

因ai处理器需求旺盛 人工智能加密货币大涨

蔚来旗下智能电动旗舰轿车et7将于2022年底进入德国市场

智能手表的差价到底在哪里?一文读懂

iconiq首席执行官lauren kunze:不应该过度沉溺于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推动计算走向智算

载人&载物,智能网联应用将改变我们的生活

宜宾智能终端产业动力十足 四川朵唯2021年完成产值94.43亿元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智能》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