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直连卫星”真正实现天地一体的网络,还有多久?


本文摘自飞象网,原文链接:http://www.cctime.com/html/2022-10-17/1632562.htm,侵删。

导读:早期概念兴起时,手机直连卫星技术只在科考等特殊领域形成了产业体系,并没有走进千家万户。 近年来,随着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卫星和芯片技术的突破,低成本化的手机直连卫星技术成为可能。

近日,“手机直连卫星”的概念很热。

9月,华为苹果公司分别宣布,在其各自最新发布的旗舰款手机上配置相关功能。一时间,手机能不能连接卫星似乎成为了手机性能PK的指标之一。

“手机直连卫星”并非新兴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时已经有比较大型的终端机可以与卫星进行通信,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推出的铱星(IRIDIUM)卫星移动通信星座系统,就有类似“大哥大”的卫星电话,不能算是消费级手机。

不过在当时,一些技术瓶颈限制了这项技术进入大众消费者的视野。功能相对单一,资费高昂,实际使用的频率并不高。所以,早期概念兴起时,这项技术只在科考等特殊领域形成了产业体系,并没有走进千家万户。

近年来,随着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卫星和芯片技术的突破,情况大有改观。

银河航天星座通信系统架构师林广荣在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表示,“目前,卫星成本的降低与地面终端(如手机)的不断进化,为手机连接卫星的低成本化提供了可能”。

但他同时指出,“近期报道的智能手机直连卫星实现了应急情况下的短报文通信,距离消费用户心目中的畅行‘上网’还比较遥远,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需要完成针对手机的低轨通信星座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就好比5G手机要有信号,首先要在周边建好5G基站一样。这就需要解决频率资源协调、高性能的卫星、手机天线的小型化设计,以及如何和地面通信标准尽量兼容等一系列问题”。

当下,华为苹果等公司的手机直连卫星完成了从0到1的跨越,手机厂商的纷纷入局,也将拉动更多终端产业链开始关注卫星互联网

林广荣认为,“未来,卫星网络和地面网络可能不再是两个完全独立发展的网络。终端和网络系统厂商加快研发更高效的卫星通信功能作为产品卖点,网络服务运营企业也将加快探索新的应用场景,整个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阅读剩余部分

相关阅读 >>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q3最新出货量排名:vivo第一 苹果第五

手机、芯片、卫星、工业互联网 李书福的多元化逻辑是什么?

富士康将于明年 4 月前开始在卡纳塔克邦生产苹果 iphone 手机

荣耀撤出印度市场,中资手机产业在印出路何在?

最值得买的4款ov顶级旗舰手机,你最喜欢哪一款?

手机市场“过冬” 厂商寻新空间

运营商推互联网注册清理服务 助二手手机号“断前缘”

sa:2022年5g智能手机出货量接近7亿

研究报告:年底苹果 iphone 全球保有量将达 13 亿,其中超过 50% 是二手手机

oppo reno8 系列首销火爆,推动 oppo 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市占率拿下第一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手机》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

    正在狠努力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