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飞象网,原文链接:http://www.cctime.com/html/2022-11-11/1635136.htm,侵删。
今年“双11”进入白热化。在“双11”直播间里,带货主播们巧舌如簧,不断强调着“全网最低价”“破价直播”“跌破地板价”等词汇,突出渲染商品价格优惠。不少网友质疑:“主播低价变贵价,应该给消费者一个解释。”有法律专家指出,使用极限词汇明显违反有关法律规定,涉嫌虚假夸大宣传。(11月10日《法治日报》)
“双11”之所以火爆至今,主要原因之一是促销价格比平时低。消费者为了降低消费成本而抢购,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大打“价格牌”。不少商品在“双11”期间的确有优惠,有的优惠幅度不小,但部分商家动辄宣称“全网最低价”,已涉嫌夸大宣传或虚假宣传。商家宣称“全网最低价”引诱消费者尽快下单,利用“双11”契机提升销售业绩的动机可以理解,但如果涉嫌违法行为,就应当引起警惕。
2020年“双11”期间,某“带货牛人”因宣传“全网最低”不实,被中消协公开点名。最近,某头部主播的低价承诺也露了馅。有消费者投诉【进入黑猫投诉】称,各种优惠后到手价为1240元的某款产品,几天后只需888元就能买到,差价达300余元。商家解释为“系统故障”,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统一作退款处理,并给以适当补偿。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所谓“低价”“保价”有的并不靠谱,至于“全网最低价”之类的极端表述更不可信。
如果这些头部主播承诺的“全网最低价”都不可靠,其他主播的“极端承诺”或许就更值得怀疑。严格说来,很多“全网最低价”承诺从一开始就是不可信的,因为几乎谁也不能保证能拿到“全网最低价”。
相关阅读 >>
王者荣耀:只有东皇和张良能克制花里胡哨的英雄?这么想经常被虐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