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小米手机业务表现不佳,背后是手机市场整体遇冷。Canalys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因需求疲软导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9%。其中,三星出货量位列市场第一,但仍下降8%;苹果是唯一实现增长的厂商,同比增长8%;而OPPO和vivo跌幅超过20%。
大盘见顶,换机周期延长,高端手机市场因此成为了厂商争相发力的战场,小米手机也一直在向高端化发起冲击,但从近几年的表现来看,收效甚微。
2020年初,小米10售价直冲4000元价位档,被称为是“米冲高”的起点。
2022年初,雷军与集团高管召开了一次高端化战略研讨会,并将冲击高端定义为“小米发展的生死之战”,同时喊出在三年内拿下国产手机高端市场份额第一的目标。
但从财报来看,小米手机高端之路依然没有走顺。
财报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机的ASP(平均售价)为1058元,同比下降2.9%。毛利率表现来看,2022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机毛利率从12.8%下降到8.9%。手机业务毛利率的下滑甚至影响了企业的整体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8.3%下降到16.6%。
ASP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手机厂商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2021年苹果智能手机的ASP为825美元(约合人民币5623元),三星智能手机的ASP为265美元(约合人民币1806元)。而小米智能手机的ASP却不增反降,显然小米手机的高端之路还道阻且长。
烧钱造车 追搭“末班车”
在手机业务增长逐渐见顶,小米需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而造车正是承载了小米第二条增长曲线的野心。
在去年3月官宣造车之后,小米造车跑出“加速度”。在今年8月11日,雷军首度公布小米自动驾驶的研发进展时曾表示,小米自动驾驶要采用全栈自研算法,全力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目前已组建500人规模的团队。
据了解,小米的研发团队还在不断扩大中。在今年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小米总裁王翔表示,小米汽车的研发团队目前为1800人左右。
对于造车业务,不仅要有强大的研发团队,更直接的是能否持续大资金投入,毕竟造车是相当烧钱的业务。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小米研发费为41亿元,同比增长了25.7%,环比增长了8.1%。这其中,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的费用达到了8.29亿元,在今年前两个季度,这项支出分别是4.25亿元和6.11亿元,截至目前,小米2022年的造车支出已达18.65亿元。
当前,小米造车已进入冲刺阶段,并已经完成了工程样车。不过,近日有相关媒体报道称,小米汽车的开发项目进度不如预期,最终可能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小米方面回应称,小米汽车项目正在顺利推进。
相关阅读 >>
usb-c版iphone x公开出售 出价已经抬升到55万块!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