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每日看点快看,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31026124521189718689.html,侵删。
本文转自:消费日报
聚焦“小群体”的“大需求”
本地生活平台发力“无障碍”服务
□ 本报记者 卢 岳
本地生活赛道持续升温且竞争激烈。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超40%,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各领域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25年规模将超2.5万亿元,市场发展前景明朗,潜力巨大。
记者看到,前有抖音以短视频流量的优势在本地生活行业攻城掠池,后有拉响警报的占据本地生活多年霸主美团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保卫攻坚。本地生活玩家们的长期纷战,从行业看,手持流量之剑是标配;而以消费者视角融入本地生活需求,则是行业竞争的真正关键所在。
数字化赋能本地生活多元场景
实现“更会吃”的餐饮,是消费者对本地生活功能感知最强的领域之一。
例如“我在抖音团了这个套餐,请帮我核销一下。”这句话已经逐渐成为了餐饮消费者日常就餐的必备流程。选择餐厅之前先看下心仪的餐厅是否有团购套餐、能否打折,对比多家平台后选择菜品,点菜前再对比享受店内优惠还是购买团购套餐......用更少的钱吃到更有品质的菜品,似乎越来越简单。
此外,让供需时间形成最大化匹配,也是本地生活平台当下发力的重点。记者看到,很多一线城市的面包店推出的“拯救面包”服务近来十分吸睛。为了拒绝浪费,商家为用户在本地生活平台免费打开了预约通道,今日无法卖出的面包在夜间9点以后可以3折左右的价格购买,让消费者用更少的钱买到高品质面包,商家也避免了食物的浪费。
除了餐饮,愈发“聪明”的算法,也让本地生活中物流服务更加强大。据了解,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菜鸟推出自营快递“菜鸟速递”,主打半日达、当次日达、送货上门和夜间揽收等品质服务。除了传统物流之外,像UU跑腿这样同城生活服务平台,不但可以满足用户同城1小时之内送达物品,还提出了“丢必赔、损必赔、慢必赔”的保价政策,让用户享受高效配送的同时也得到了物品安全的保障。
记者看到,诸如此类的生活场景,正在依托互联网本地生活企业强大的数据、内容、算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日常生活的需求,让消费者的选择化被动为主动,同时也更轻松地获取更好更具性价比的服务。
个性定制让小众刚需被挖掘
相关阅读 >>
摩根大通:iphone 14 pro 供应短缺问题改善,大部分 apple store 恢复店内取货
阿里teambition网盘本月底正式下线:文件可迁移阿里云盘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