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公开表示,尽管国家出台了燃油车购置税减半的鼓励政策,但11月疫情影响持续,消费鼓励政策作用发挥受限,乘用车总体市场需求难以快速恢复。而新能源厂商抢抓政策红利,在11月走出分化行情。
据乘联会预估,11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约为73.2万辆,环比10月增长约8%,同比去年11月增长约71%,创出历史新高。11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产销态势较强,比亚迪、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等领军厂商保持强势良好态势。
车企采取各种措施卖车
“国补”进入倒计时,持续14年的补贴政策即将彻底退坡,这也加大了明年市场的不确定性。为此,各家企业欲薅最后一个月羊毛,抓紧时机“抢订单”。
为了加速卖车,各家车企频频采取各种措施,出现了两大派,一派是以特斯拉为首的“降价派”,一派是比亚迪、吉利为代表的“保价派”,“保价派”也是参与车企最多的一派。
特斯拉的打法较为直接,“国补”再加上12月限时推出的福利,多重优惠之下,吸引消费者下单。据悉,在12月31日之前购买特斯拉汽车的消费者,可获得4000元的“限时现车保险补贴方案”、20000分积分奖励。对于燃油车置换,特斯拉还推出了置换福利,在12月31日订车,并在交付前完成置换协议签署的用户,可获得增强版自动辅助驾驶功能90天免费试用机会。
降价是最有效的促销方法之一,记者走访多家新势力品牌门店时发现,小鹏、问界等品牌纷纷开启了尾款直降、权益补贴等的促销方法。
在推出优惠促销活动的同时,小鹏、问界还同时宣布了保价措施,即对于在今年12月31日前支付定金的用户,公司将按照今年新能源“国补”政策标准向其提供差额补贴。
据记者统计,截至目前,有10余家车企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保价措施,包括长安深蓝、欧拉、奇瑞新能源、哪吒、飞凡、吉利等,内容大同小异,均旨在让消费者提前在今年底锁定订单。
比亚迪则是最早使用“涨价+保价”组合拳的车企。比亚迪一方面宣布将对王朝、海洋及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另一方面告知消费者,2023年1月1日之前付定金签约的用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11月30日,埃安也宣布了类似的政策。
“市场对新能源汽车持续看好,这不仅是新能源汽车本身的品牌和质量走强,也是配套设施不断建设、冬季充电焦虑得到缓解带来的结果,加上‘退补’激发的消费,形成了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红火。”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崔东树预计,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570万辆,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650万辆。
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显示,预计未来行业智能电动大趋势将持续加速演进,补贴年底退坡带来的影响有限,电动化、智能化景气向上,预计中国2022年、2023年销量分别为685万辆、900万辆,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95%、31%。
相关阅读 >>
《魔兽世界》10.0确定11月28日上线,经验buff将于10月4日开放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