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言之,金山云想借助降价持续巩固自身在CDN领域的优势,用亏损换取市场规模,但是这套打法行不通。
后来,随着金山云2020年-2021年期间毛利率的下降,金山云将其因素归为,由于CDN服务的不利影响,以及公有云的使用需求低于业界预期,底层基础设施并未按计划和目标充分利用。于是从2021年第四季度起,金山云开始主动缩减CDN服务规模。
当然这一举措带来的直观影响就是,毛利率的回升和公有云服务收入的降低。
“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说的正是金山云。
在云计算刚兴起不久,互联网巨头们对云计算的看好还存在争议时。金山已经是继阿里大规模投入后的第二家企业。
2020年5月,顶着“美股市场纯云概念第一股”头衔的金山云,登陆纳斯达克,上市首日涨超40%。然而,半年后,金山云的股价走势就来到了拐点,并急转直下。收入增长率领先行业,亏损却在不断扩大。
2019年至2021年。金山云净亏损分别为-11.11亿元、-9.62亿元和-15.92亿元,三年累计亏损金额达到36.65亿元。在2022年疫情反复、互联网行业局势低迷的冲击之下,金山云的亏损情况仍在加剧。前三季度净亏损分别为5.55亿、8.10亿、8.01亿。
如今市值仅剩约7亿美元,与2021年初市值曾一度超150亿美元相比,跌了95%。
为提升营收,金山云采取过人员优化。
据报道,去年底开始,金山云启动了人员大优化。有员工透露,“从去年12月开始,到2022年8月中旬,整体的裁撤比例接近50%。”
除此之外,金山云从收入上,为填补公有云收入的降低,便要另辟蹊径――增加行业云收入。其实通过近两年的收购举措窥见一二。正如2021年金山云收购Camelot,旨在借助其在中国庞大且多元的客户群,以及各行业的特定解决方案,提升金山云在行业云领域的竞争力。
招股书显示,金山云重点推进的垂直行业主要包括:视频、公共服务、医疗健康、游戏、金融服务。
但从目前的市场份额,以及来自大客户收入占比来看,对金山云来说挑战还是巨大的。
除了在视频云领域还能挤进前五之外,在其他的细分赛道,金山云都已沦为others之列。比如在金融云基础设施市场,公有云部分阿里、腾讯、AWS、华为、百度智能云占据了86.7%的市场份额,私有云部分华为、华三、浪潮、联想、戴尔占据了78.7%的市场份额;金融云(平台)解决方案市场,阿里、腾讯、华为、百度、京东占据了82.2%的市场份额。
大客户方面,招股书显示,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以及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金山云的前五大客户合共分别占总收入的65.7%、61.5%、50.5%及48.2%。于往绩记录期间内的各年度,最大客户分别占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以及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总收入的约30.9%、28.1%、21.9%及17.9%。
不难看出,金山云最看重的大客户群体,所占总收入逐渐收窄。
不仅如此,面对云计算的红利市场,互联网企业也逐渐入局。2020年,字节跳动作为大客户之一,在短短一年后 ,字节跳动就推出了自己的云服务业务板块――火山引擎,并在同年12月搭建了IaaS+PaaS+SaaS完整云服务体系,从“友军”变成了竞争对手。
面对中概股的动荡,金山云想要同知乎、贝壳等中概股公司一样,需要以双重主要上市的方式登陆港股。今年7月27日,金山云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业内专家表示,中概股选择双重上市,无外乎一是规避股票被抛售的风险,减少美国政策对其估值的影响,二是希望获得新融资。
但在递交招股书不久,金山云宣布,王育林因个人健康原因,辞去公司CEO的职务,并且即时生效。王育林辞任后,将由金山云副董事长邹涛任代理CEO。在公告中,金山云特意强调,王育林的辞职并非因与公司有任何分歧。
行业云竞争、大客户投入、人员变动带给金山云的阵痛是可想而知的,接下来,金山云能否通过回港上市迎来逆风翻盘,还有待观察。
相关阅读 >>
《快手创新与知识产权白皮书》发布:平等普惠,科技创新助力数字中国
还要太空授课?王亚平称在轨期间还会开展太空课程,都会讲些什么
《马里奥激战前锋:战斗联赛》 确认由next level games开发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