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美团宣布涨价,这次涨价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涨价后,美团单车7天、30天、90天无折扣骑行卡价格分别由10元、25元和60元涨价至15元、35元和90元。涨幅分别为5%、40%和 50%,美团单车解释称本次涨价原因是“硬件和运维成本增加”。
其实共享出行行业即便涨价也是为车企打工。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自行车上游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超10%,包括金属材料、塑胶在内的自行车上游原材料都在涨价,基本上涨15%-20%。以自行车的核心零部件材料铝锭为例,价格由原来的13000元/吨暴涨至23000元/吨,涨幅超过80%,而铝锭作为自行车的核心零件材料,占每辆车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
但原材料成本上涨并不影响自行车制造企业的营收,制造企业直接将风险转嫁给下游。财报数据显示,自行车行业龙头企业之一上海凤凰2021实现营收约20.58亿元,同比增长49.59%;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71.26%。另一自行车生产巨头捷安特2021年全年销售额约为180亿元,同比增长17%。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自行车生产厂家将价格压力转嫁到下游时,最受影响的就是共享单车,共享单车行业本身一直在亏损,只能无奈跟风涨价,将涨价压力最终传导给消费者。于是消费者吐槽最多就是共享单车涨价过猛,比坐公交更不划算。BT财经经过实地求证后发现,共享单车的收费多在3.5元/时和4元/时,这和最开始的0.5元/时相比最高涨幅已经高达700%。
“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共享单车的运营和维护水涨船高,而一旦涨价过猛,消费者会认为性价比降低,会选择别的出行方式,5元每小时是天花板,一旦高于5元,或将造成大量用户流失。”该人士认为一味涨价并不是最佳解决方案,却是降低亏损的必要方案。
杨磊想做美团这样的平台型企业并不意外。因为共享单车的市场规模已经初见天花板,往大了说这个市场规模不过百亿,再夸张点说,全面拓展到本地出行,也不过是万亿的规模。而本地生活服务的市场规模远超本地出行。
有数据表明,2021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超过20万亿元。艾媒咨询预测,到2025年,这一规模将达到35.3万亿元。较2018年的16万亿元,翻了一倍有余。相比共享单车,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前景更为广阔,蛋糕也更大。
主动中止上市影响几何?
相关阅读 >>
中国天才三个国家抢着要,封了5个院士,为中国培养20个科学家
一刀传奇客服电话已更新2023大全(今日/实时动态)苹果:iphone 14 系列卫星紧急求救功能已扩展到欧洲六个国家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