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飞象网,原文链接:http://www.cctime.com/html/2022-12-14/1638169.htm,侵删。
虽然苹果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发布过新产品了,但机智敏锐的微博营销们依旧有办法让他登上微博热搜。比如前段时间一则关于苹果会逐步将产能从中国转移至他国的讨论就在短时间内成为热点,随后更是被部分网民当作是苹果不看好国内制造、用工环境和防疫策略,准备撤出中国的例子。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苹果的“产能转移”其实早就开始了。
转移了,但和疫情没关系
先说结论:撤出毫无疑问是无稽之谈。尽管中国只是苹果净销售额排行第三的市场,位于美国和欧洲市场之后,但中国依旧是苹果全球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销售额几乎等同于日本市场与亚洲剩余市场的总和,是欧洲市场的67%。
而另一方面,中国不仅是苹果销售额的中流砥柱,同时也是苹果和“重要产地”和“核心产区”。撤出中国不仅意味着苹果会在短期内失去占总销售额16%的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时也会影响到其美洲、欧洲市场的供货速度,从而拉低所有市场的销量。
从这个角度开看,苹果撤出中国自然是不现实的。
至于产能转移,这一点倒是真的,只不过和网上那些所谓“复工政策”的讨论没有关系。不可否认,富士康的产能停摆对全球iPhone供货造成了影响:在美国,消费者从Apple渠道购买iPhone后,等待收货的时间已经来到37天。换句话说,假如你今天在美国下单一台iPhone当新年礼物送人,等你拿到手时别人可能都放完新年假期开始上班了。
当然了,37天的等待时间也包含了运输物流的费用,另外你也可以通过第三方渠道买到iPhone现货。但去年同一时间购买iPhone 13只需要等到约15天,而线下销售的库存也终会耗尽。尽管如此,苹果也没有想着把iPhone的产能转移到海外,而是在中国寻找其他代工商转移制造压力。不难看出,“中国制造”显然还是苹果在制造iPhone时的首选。
但就像刚刚说的那样,苹果转移产能的计划其实一直都在进行。相信大家还记得2021年底越南产AirPods 3的做工问题:不少消费者在收到AirPods 3后发现这批并不是大家熟悉的中国制造,而是产自越南工厂。而且耳机做工参差不齐,有的毛边四溢,有的有胶水残留,有的甚至有明显的电流声,“甚至不如华强北高仿的品质”。
而AirPods 3其实也不是苹果产能从中国向外转移的个例。美国本土制造的2019年款MAc Pro以及更早之前在印度制造的iPhone都足以说明苹果转移产能并不是今年才开始的事情。
政策与成本的双重因素
实际上苹果转移产能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政策和成本两个原因,其中美国制造的Mac Pro和印度制造的iPhone其实都是政策原因导致的产能转移。
首先,美国在中美贸易战期间计划加征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关税,这一行为直接导致苹果发布反对声明。同时为了避免高额关税对产品利润和竞争力带来不利影响,苹果也开始将部分产品的生产线向美国转移。在确认有多项部件的关税豁免申请被批准后,苹果也表示可以在美国本土制造Mac Pro,同时作为“回馈”也表示新产线可以为美国提供45万个工作岗位。
相关阅读 >>
因 app store 投放定向广告,法国监管机构向苹果开出 800 万欧元罚单
苹果 iphone 15 系列手机重量及尺寸数据曝光:比上代更轻薄
富登信贷客服电话大全已更新2023(实时/更新中)苹果官方宣布 wwdc 2023 开发者大会将在 6 月 6 日至 10 日举行
苹果iphone关机后仍在运行 “永远开机”或成恶意软件温床
苹果宣布再次升级 app store 的定价机制,扩展至所有购买类型
苹果为 airtag 发布 2a36(2.0.36)固件更新
开发者力挺苹果“灵动岛”设计,已为 iphone 14 pro 开发相关游戏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苹果》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