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飞象网,原文链接:http://www.cctime.com/html/2022-12-27/1639247.htm,侵删。
再完美的汽车也不过是一台机器,它既看不到,也听不到,更没有独立自主的大脑进行思考。
12月24日,一年一度的蔚来新品会又开始了。新品会上有什么咱就不多说了,和今天咱们的主题无关。
在12月21日,蔚来汽车40万条用户数据遭到窃取被勒索225万美元被媒体碰上热搜。在黑客的勒索面前,在声明中,不论是企业高管还是蔚来安全部门高管的发言,都显得苍白无力,甚至还需要广大吃瓜群众为他们提供破案线索。
回顾整个勒索案件,12月11日,蔚来收到外部勒索邮件,10天后蔚来发布公告公开回应拒绝支付,紧接着12月21和12月22日就是接二连三的道歉,而12月24日就是蔚来新品会,这精准的节奏很难不让人产生蔚来是在用数据失窃为新品发布会炒作话题的联想。
至于,蔚来汽车的数据是不是真的被盗,只能等待进一步调查结果。但在这等待的这段时间,最容易失眠的还是广大蔚来车主,因为他们不知道黑客那把“勒索未果公开数据”的剑什么时候会落下。
今天,咱们来一起看看智能汽车这座冰山的全貌,认真真正地了解汽车智能,作为一个普通用户对汽车智能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不是盲目崇拜。
在数字化和智能化背景下,汽车开始朝着智能化、智能网联化趋势发展,逐渐拥有了大脑、眼睛和耳朵。而且传统的燃油车也在逐步引入智能化辅助的电气系统,让燃油车拥有决策大脑,而新能源车更不用说了,自打出生起就打着“智能化”旗号,想着革新人们的驾乘体验。
可是,再完美的汽车也不过是一台机器,它既看不到,也听不到,更没有独立自主的大脑进行思考。所谓的智能车辆无非就是在车辆上安装了传感器,通过环境感知系统及其信息终端,实现与人、车与道路等信息的交互,自动车主既定规划把人到达目的地。目前智能汽车生产厂家有许多,例如大家熟知的特斯拉、小鹏、蔚来、比亚迪和理想等。
若想让汽车不仅可以自动驾驶还可以自动泊车、高速变道、道路纠偏等等,还具备无钥匙启动、App遥控启动,甚至指纹解锁、人脸解锁等等功能,那么必须要让汽车配备大量数据训练后的“大脑”,还需要雷达和传感器紧密配合来充当自己的眼睛或者耳朵。
相关阅读 >>
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同比下降6% realme助推欧加系问鼎第二
机构:4月国内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滑21.6%,创疫情以来第二差单月成绩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智能》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