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失窃,只是智能汽车的冰山一角


当前第2页 返回上一页

换句话说,汽车智能化就是这座冰山。那浮在水面上的10%是人们的驾乘体验,而那沉没在水面下的90%,有30%是各类传感器和摄像头,有60%是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人们的驾乘数据、汽车动力数据、车主身份数据等等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数据。

可是,这大量的数据存放在哪里呢?汽车厂商并没有明确的说法,至于数据安全性如何,更不用提了。

在智能汽车埋头狂奔的当下,会伴随产生大量的数据,谁来保护数据的安全?谁该为数据安全负责?小编认为,正确的数据保护方式是企业主导、用户和法律法规辅助,毕竟智能汽车企业靠大量数据吃饭,总不能一面拿着用户的钱,一方面又砸自己的饭碗吧?

可回看蔚来的数据失窃案,蔚来汽车把责任核心寄放在了国家法律法规上。确实在法律法规层面,我国既有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这类明确针对“数据安全”的基础性法律,更有《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信息安全技术网联汽车采集数据的安全要求》等多条法规以加强在车辆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蔚来失窃,只是智能汽车的冰山一角

可是,这再健全的法律法规也是治标不治本,数据管理更多的在于企业这个数据使用人。

蔚来失窃,只是智能汽车的冰山一角

每一位车主的身份数据和每一台汽车的数据都会流传到汽车产商的数据服务器中那么理论上而言,蔚来汽车的安全部门应该在发布黑客被黑客勒索的声明时,给予诸如数据是从哪里泄露的、怎么泄露这样的解释,而不是在事件发生10天后,发出声明称与违法恶势力抗争到底,配合有关部门调查此事件。

曾经,在万物互联的发展浪潮中,有这么一个论调,那就是在万物互联的背景下,那么一个黑客能够轻易地入侵网络,伤及他人人身安全。如今,这个悲观论调也适用于越来越智能的汽车行业。

比起身份数据泄露带来的财产损失,更为可怕的是数据安全问题带来的人身安全问题。此次蔚来失窃事件所涉及的数据虽然只是40万条身份信息数据,但这也为广大车主朋友们敲响了警钟。黑客既然能够获取用户数据,那么获取与车辆相关的动力数据和摄像头数据也存在极大的可能。若黑客通过数据流进而控制汽车,那么一辆高速自动驾驶的汽车,被千里之外的黑客控制驶向人群或建筑物,存在极大的人身和社会安全隐患。

从360车联网安全实验室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国内25家车企的53款在售智能网联汽车中,有漏洞共1600多个。其中某国际知名品牌汽车存在19个远程控制漏洞,利用漏洞可以非接触式打开车门、启动引擎、闪灯鸣笛,涉及在路车辆200余万辆。

蔚来失窃,只是智能汽车的冰山一角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处于上升发展阶段,而新能源汽车又以智能化为主打。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220.9万辆,与去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量相比增加110.6万辆,增长100.26%。

那么,此次数据泄露事件早已经不是蔚来车企一家企业的问题,已上升到所有车企,数据安全隐患需要所有的车企进行自查和趁早防护,来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保障车主人身安全。

这一次蔚来汽车的数据失窃案,不论结果如何,早已不是重点。

作为汽车企业,应该关注的是数据安全问题,加大数据保护方面的投入,要早点从硬件企业忽略IT技术研发的传统思维中跳出来,为车辆数据层层加码,给车主吃定心丸。

如若车企做不到数据安全,届时,将不会再是警钟长鸣,而是丧钟为谁而鸣的问题了。

返回前面的内容

相关阅读 >>

法治日报:人工智能向善发展需要伦理指引

2022年人工智能领域发展七大趋势 有望在网络安全和智能驾驶等领域“大显身手”

自动驾驶助力深圳时装周“科技出行” 用ai打造时尚界的“智能基因”

受市场需求下降影响,2022年第二季度北美智能手机出货量下跌6%

美团组建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助力生活服务整体生活

三星与amd续签授权协议,将在智能手机上使用amd技术

报告显示:618 智能手机销量为 1340 万,苹果 iphone 占 42%

科大讯飞刘庆峰:人工智能赋能时代正到来

iconiq首席执行官lauren kunze:不应该过度沉溺于人工智能

数据里的“中国活力” | 人工智能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生活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智能》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