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中国宣告北斗向全球开通服务。林宝军当时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就谈到了他在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里推崇的“长板理论”。林宝军表示:“技术攻关常常需要十年磨一剑,而卫星的寿命一般在10年至12年,这意味着到了卫星的寿命末年很难保持技术上的先进性。这就要求我们对导航卫星的配置进行前瞻性规划,硬件指标按照长板来设计,研制中做好保底准备,守住工程建设底线,并不断用技术创新和软件升级来补齐短板。”
历经两年多的发展,借助“5G+北斗”的高精度定位技术,我国已经培育出一批攻坚克难的技术公司,在一体式智慧农业系统、农机自动驾驶、无人机植保等数智化农业应用领域取得突破。以中移上研院为例,该机构已经在自动驾驶、智慧港航、测量测绘等多个领域落地了“5G+北斗”高精度定位项目,落地全国北斗示范项目超200个。
展望未来,基于“5G+北斗”的通信技术与精准时空技术的融合及应用,将是农业、城市交通等多个领域基础设施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林宝军在演讲中表示,中国北斗正在朝着“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下一代综合时空体系发展,2035年前还要解决深空导航、室内导航和水下导航等难题。
“现在,我们要通过创新来建立中国人的自信。中国有自己的发展优势,比如在手机、高铁、超变电等领域,我们都已经做到第一了,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林宝军最后总结道,“我们是希望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不但要满足需求,而且要创造需求,引领需求,从跟跑、并跑到领跑。”
相关阅读 >>
空间站又有新画面,三名航天员为何要戴着口罩,结尾还有一个彩蛋
月光终于“觉醒”了!对阵mtg掏出ag最强组合,属于ag超玩会的首胜终于来了!
一加新机亮相,骁龙888+立体双扬+144hz刷新率,价格很感人!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